[实用新型]一种被冷却工质闭式循环塔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2643.3 | 申请日: | 2006-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新;黄景山;杨茉;李子钧;孙佳明;黄夫泉;王治云;华琳;梁浩;项品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廷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1605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工质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尤其是一种密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动力、纺织等行业,并且又从工业拓展到民用,如应用于大楼中央空调系统等。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要求的提高,开式冷却塔的水质达不到工艺要求,而空冷塔有时又达不到冷却要求,所以密闭式冷却塔成了当前节能节水工作中关注的重要设备。
在密闭式冷却塔中,热从管内的工艺流体经管壁传给管外流动的水膜,再从水传给空气,而水向空气的传热,是由水蒸发的潜热和水与空气的显热交换组成的。被冷却工质的进出口温度和流量及大气干湿球温度、大气压等设计参数,风量、喷淋水量、淋水密度、喷淋水水温、盘管的尺寸和内外形状及布置形式,管程数(管内流速)、空气和工艺流体及喷淋水三者间的流向关系等对塔的设计都有影响,而且在某些结构形式中,不少因素是相互制约的。目前还没有一种密闭式冷却塔能完全实现当工艺流体所需释放的热量全部被空气带走时,出塔的空气恰好达到饱和,而所花的代价(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为最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现有闭式循环塔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而提供一种从密闭式冷却塔的传热传质机理出发,采用能提高换热效果、减小通风阻力的结构形式,利于生产工艺、生产组织、运行管理和方便维修的被冷却工质闭式循环塔。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被冷却工质闭式循环塔,由模块式结构拼装而成,它包括框架、抽风装置,集水盘,扣板式围护,百叶窗,包含被冷却工质进出管、立式进出集管、盘管在内的被冷却工质循环管路系统,包含过滤器、泵、上水管、消能器、布水池、布水填料、淋水填料、集水填料在内的喷淋水系统,其中由盘管与淋水填料一层隔一层交错布置组成横流式传热传质模块,抽风装置在塔的上方,其正下方空间为风室,风室的左右两侧的框架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布水池,布水填料,横流式传热传质模块,集水填料;在框架外的左右两侧设有作为空气分配装置的百叶窗,前后侧设有扣板式围护,其特点是,所述的横流式传热传质模块中的盘管的两接头弯曲程度为相差管距的二分之一,上下相邻两层盘管在水平面内相差180°,并分别与立式进出集管相连接,从而与水流方向构成错排布置;所述喷淋水的上水管置于塔内,从布水池的侧面进入,并与布水池内的消能器连接;所述的消能器由上盖和下底组成。
所述框架的横流式传热传质模块支撑部分由钢质L型立柱和玻璃钢L型支架构成,L型立柱之间通过L型支架和螺栓活动连接,其中L型立柱和L型支架上开设有长条形孔,用于调整盘管与淋水填料的倾斜角度。
所述被冷却工质进口管由多段用卡箍连接的管子构成连杆机构,与之相配套。所述立式进口集管与被冷却工质进口管用卡箍连接,立式出口集管与被冷却工质出口管也用卡箍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
1、采用相邻两层盘管错排布置;盘管与立式进出集管采用螺母压紧连接,方便更换,各层盘管居间的淋水填料兼具淋水、进风调整和收水功能;
2、换热模块由一层淋水填料加一层盘管的微元累加构成,布置在塔体两侧,并且每个微元与水平面都有一小的倾角,由于是塔顶抽风,该倾角方向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呈上升趋势。又由于盘管中的流体在管程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所以盘管的进口靠近出风的抽风装置侧,出口靠近进风的百叶窗侧。进口侧高于出口侧。这样布置,不仅有利于气流流通,而且在塔停运时有利于盘管内的流体排空。支撑传热传质模块的框架在单台非标产品安装或批量产品试制的样机安装时可调整盘管与淋水填料的倾斜角度,同时立式进口集管与被冷却工质进口管的连接相应可调,以适应不同塔高与不同风量的要求;
3、喷淋水上水立管置塔内,从布水池的侧面进水,能与消能器相配套,既改善了喷淋的均匀性,又使塔体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从密闭式冷却塔的传热传质机理出发,采用能提高换热效果和减小通风阻力的结构形式,有利于生产工艺、生产组织、运行管理和方便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塔体换热性能好,外型美观,对不同吨位的塔,零部件的通用性增强,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错排用盘管示意图;
图3是横流式传热传质模块示意图;
图4是可调角度机构示意图;
图5是淋水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廷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廷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2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