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叠式涡旋冷风射流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885.1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先;徐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创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04 | 分类号: | F25B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200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叠式 涡旋 冷风 射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加工领域,特别与复叠式涡旋冷风射流机有关。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切削加工中,切削液和油被广泛的用作冷却润滑剂,在高速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接触面温度很高,切削液中添加的有害元素在使用中遇到高温会生成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极大的物质,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另外,金属切屑再生利用时,还必须采用燃烧或化学处理方法去除黏附在切屑上的切削液和油,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处理产物对环境会产生污染。目前我国使用的机床大都采用切削液或油来冷却的加工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一种用低温冷风代替切削液冷却的加工技术,但是其冷风机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冷风温度只能达到-30摄氏度,成本比较高,大都采用氟里昂蒸发式制冷方式获得冷空气,而氟里昂的泄漏会破坏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冷风机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而且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而且冷风温度可以达到-40摄氏度,成本较低,不采用氟里昂蒸发式制冷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复叠式涡旋冷风射流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复叠式涡旋冷风射流机,包括粗过滤器1,通过管道与粗过滤器连接的精过滤器2,通过管道与精过滤器连接的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3,空气进口通过管道与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连接的第一级涡旋管冷却器18,空气进口与第一级涡旋管冷却器18的冷空气出口连通的第二级涡旋管冷却器19,粗、精过滤器,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涡旋管冷却器均可外购。
上述的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中有分别受电磁阀控制可以自动切换交替工作的吸附塔8、11,与吸附塔8、11连接的加热器9、梭阀10。
将压缩空气经粗、精过滤器过滤再经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干燥后送入第一级涡旋管冷却器得到温度为-20摄氏度的冷空气,再将-20摄氏度的冷空气送入第二级涡旋管冷却器制冷,最终得到-40摄氏度的冷空气。由于将空气进行干燥后再降温所以不会造成管路堵塞,使冷风射流系统可以连续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冷风温度可达-40摄氏度,成本低,不采用氟里昂蒸发制冷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复叠式涡旋冷风射流机,包括粗过滤器1,通过管道与粗过滤器连接的精过滤器2,通过管道与精过滤器连接的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3,空气进口通过管道与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连接的含涡旋室12、热空气出口13和冷空气出口14的第一级涡旋管冷却器18,空气进口与第一级涡旋室13的冷空气出口14连通的含涡旋室16、热空气出口15、冷空气出口17的第二级涡旋管冷却器19。
上述的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中有分别受电磁阀控制可以自动切换交替工作的吸附塔8、11,与吸附塔8、11连接的加热器9、梭阀10。
在图1中,粗过滤器1、精过滤器2、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3、第一级涡旋管冷却器18、第二级涡旋管冷却器19依次相连。一定流量的8bar压缩空气经过粗过滤器后含尘、油水微粒小于等于1微米,经过精过滤器后含油量小于等于0.01ppm。过滤后的压缩空气进入吸附式微热再生吸附装置3,进气阀5、排气阀7打开,进气阀6、排气阀4关闭,空气进入吸附塔8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空气95%经过梭阀10排出,5%的干燥空气经过加热器9被加热后进入吸咐塔11使其中的干燥剂再生,用来再生的气体经过排气阀7排出,这一过程约2个小时,之后加热器9停止加热,利用再生气体给塔11中的吸附剂降温,降温过程持续1个小时;降温过程结束后左右塔切换一次,即塔8再生,塔11工作,自动循环。经过吸附式微热再生干燥装置3后空气的压力露点小于等于-45摄氏度。干燥后的空气进入第一级涡旋管冷却器,在涡旋室12内高速旋转,涡旋中心的空气热量被周围空气带走温度降低后从涡旋室冷风出口14流出,温度达到-20摄氏度,温度升高后的空气从后端热空气出口13流出。-20摄氏度的空气再经过第二级涡旋管冷却器制冷后从冷空气出口17排出,温度达到-4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创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创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井井控放喷管线缓冲箱
- 下一篇:千斤顶的可伸缩、翻转的柄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