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772.1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6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利;王洪;马建涛;瞿洋;唐鲁林;粱映文;黄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2C17/22;G01N1/28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4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磨设备,主要是用于铁氧体磁性材料的湿式粉磨的球磨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球磨机通常有立式球磨机和卧式球磨机,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接近的是卧式球磨机,卧式球磨机通常是在固定支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两个可旋转的端盖,两个可旋转的端盖之间通过若干拉通的连杆紧固安装有筒体,筒体内部有若干钢球及待磨的物料,通过电机及减速器驱动一个端盖旋转,带动筒体转动,通过钢球与钢球之间以及钢球与筒壁之间的摩擦、挤压粉碎物料,部分球磨机为了延长筒体的使用寿命而在筒体内壁安装有多块衬板,使钢球及物料与筒体隔离,衬板通过螺杆及筒体上众多的安装孔与筒体固定。
这样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粉碎效率不高,钢球及物料易在筒体内壁产生整体滑动,降低了钢球与钢球之间的摩擦效果,为达到需要的摩擦效果,必须以较高的转速运转;筒体易磨损,由于钢球及物料与筒体内壁有较高速的摩擦,使筒体很快磨损,增加衬板虽然能保护筒体,但由于衬板重量大,固定螺杆众多,安装、更换十分困难;将两个端盖与筒体紧固安装的拉通的连杆容易断裂,由于筒体高速运转,钢球及物料与筒体摩擦产生高温,使筒体膨胀,而拉通的连杆温度相对较低,膨胀较小,使拉通的连杆容易因筒体的膨胀而拉断,需经常进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粉碎效率较高、筒体不易磨损、不需经常维修的球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磨机,包括以下部件组成:两个固定的支架,支架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等坚实的地面上,支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主动端盖及从动端盖,主动端盖与从动端盖之间设有筒体并与之连接,筒体为圆柱体的密闭空腔,筒体设置有进出料口及盖板、压缩空气进气口和取样口,压缩空气进气口和取样口上安装有螺塞,主动端盖、从动端盖及筒体可在支架上转动,主动端盖圆周面为齿轮结构,主动端盖旁安装有电机及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主动端盖圆周面的齿轮结构相啮合,其特征是:筒体空腔内壁的圆周面有若干轴向固定的筋条,圆端面对应固定有散射状筋条;
使用时,由进出料口加入物料及一定数量的钢球,盖紧盖板,启动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驱动主动端盖旋转,主动端盖带动筒体及从动端盖一同滚动旋转,使钢球及物料在筒体内滑动、挤压、摩擦,粉碎物料,而钢球及物料在筒体内壁滑动一定距离后,由于筋条的阻隔而停止滑动并被筋条推动随筒体转动,使钢球在球磨机内不再发生整体滑动,增加了碰撞粉碎功能,提高了粉碎效率,减少了钢球及物料在筒体内的滑动摩擦,减轻了筒体的磨损,钢球达到一定高度后呈抛物线下落,在众多的钢球、物料以及筒体内壁之间相互产生碰撞,加速对物料的粉碎,运转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打开取样口螺塞,对物料取样分析,达到粉碎标准后,开启进出料口盖板,取下压缩空气进气口螺塞,注入压缩空气,通过气体压力吹出物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筒体通过两端面的螺栓分别与主动端盖、从动端盖连接,轴承与支架在轴向呈间隙设置,避免了因不同的膨胀长度使连杆拉断的情况出现,轴承在支架上可轴向滑动,可抵消筒体膨胀后长度的增长,提高了球磨机的可靠性,不需经常维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筋条为多种不同宽度不同凸起高度的两种规格,且交替排列,钢球能产生不同的抛物线,减少碰撞粉碎的死区,进一步提高粉碎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粉碎效率较高、筒体不易磨损、不需经常维修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端面的筋条分布图,图4是轴承安装示意图,图中1是电机,2是减速器,3是轴承,4是主动端盖,5是筒体,6是进出料装置,7是从动端盖,8是支架,9是筒体内壁圆周面的轴向筋条,9a是筒体内壁圆端面的散射状筋条,10是压缩空气进气口,11是取样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蜂窝陶瓷电热膜元件
- 下一篇:路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