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循环烟气搅拌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031.3 | 申请日: | 200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7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雷建国;杨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雷鸣生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2 | 分类号: | F26B11/12;F26B3/06;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643012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循环 烟气 搅拌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垃圾进行脱水处理的搅拌干燥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城市生活垃圾正在向无公害资源化方向发展,将高湿混合垃圾制作成颗粒燃料焚烧发电是较理想的垃圾处理方法,对分选垃圾进行脱水干燥处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现在常用的搅拌干燥机,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31、由皮带轮32、减速器33、齿轮箱34组成的传动装置、带有进料口35和出料口36的机壳37、通过两端的轴承38安装在机壳37上并设有进汽口39和出汽口40的中空的两搅拌轴41、安装在搅拌轴41上的数组空心搅拌叶片42、与机壳37内腔相通的出汽管43和设置在机壳下半部外侧的夹套44,该夹套44也设有进汽口45和出汽口46,其中搅拌轴41和搅拌叶片42的内腔相通,搅拌叶片42轴向倾斜地安装在搅拌轴1上,可控制送料速度;当电机31、传动装置带动搅拌叶片42旋转,推动机壳37内的垃圾向出料口36运动的同时,通过分别对空心搅拌轴41和夹套44内通入高压蒸汽等热载体,由机壳37的下侧内壁、空心搅拌轴41和空心搅拌叶片42通过热传导和辐射的方式与垃圾进行换热,将其中水分汽化,从出汽管43排出,达到脱水干燥的目的,但该装置的机壳37的上侧内壁不能实现与垃圾换热,换热面积较小,影响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脱水能力;且载热体换热后直接排入大气,不能循环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的高温循环烟气搅拌干燥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循环烟气搅拌干燥机,包括电机、传动装置、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机壳、安装在机壳上的中空的两搅拌轴、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数组空心搅拌叶片、与机壳内腔相通的出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为中空的夹套,在位于夹套内、外壁之间的中空搅拌轴上设有数个通气孔,在机壳上还设有与其夹套内腔相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从进气口通入热载体,并分别经过整个夹套、搅拌轴、搅拌叶片的内腔,由出气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夹套的整个内壁、搅拌轴和搅拌叶片通过热传导和辐射的方式与垃圾进行换热,将其中水分汽化,从出汽管排出,达到脱水干燥的目的;由于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高温循环烟气搅拌干燥机还包括加热炉循环配风室和风机,加热炉循环配风室包括箱体、加料口、进气口、燃烧器、进风口和出风口;机壳上的进气口通过风管依次与风机和加热炉循环配风室的出风口串接,机壳上的出气口通过风管与加热炉循环配风室的进风口联接;该结构通过将燃料燃烧获得的高温烟气直接通入夹套内,并从出气口回收再次进入加热炉循环配风室内受热,可提高干燥温度和燃料的利用率,同时实现烟气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废气的排放量,环境污染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机壳上还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数根冷风管;由于本实用新型基本处于恒温工作状态,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部分物料局部过热而气化裂解进而燃烧,必要时通过冷风管在为机壳内腔通入冷空气,可对物料进行适当降温,并加快水蒸汽的排放及对物料进行有效除臭,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循环烟气搅拌干燥机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和安全性好的优点,并可对垃圾进行有效除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搅拌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加热炉循环配风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雷鸣生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雷鸣生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与水泵密封装置
- 下一篇:镦头杆体涨壳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