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隐形增高鞋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5105.1 | 申请日: | 200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3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国 |
主分类号: | A43B7/16 | 分类号: | A43B7/16;A43B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41300四川省资***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隐形 增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是一种多功能隐形增高鞋。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人们大多喜欢穿皮鞋,但在冬天皮鞋不御寒,夏天又太热,有的鞋内汗七十足,臭气让人生厌,夏天穿凉皮鞋有透气的好处,但美观不足,而且灰尘容易通过凉皮鞋缝隙处渗透进鞋内脏脚,细菌也由此传染到脚部,造成足部诸多病症,无论是内高根增高鞋还是人体增高鞋和按摩透气内增高鞋都是如此,具有通风透气性差,功能单一,而且闷脚、穿着不舒适等缺点,也不具备发香、治疗脚气等功能,另外,现在市场上也有增高鞋,但往往功能单一,他们大多是在鞋底内层增设一个坡形鞋垫,并把鞋帮做得较高造成视觉错觉,以达到隐形增高的目的,虽然达到隐形增高的效果,但其他功能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隐形增高鞋。采用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隐形增高的目的,同时能发香、屏除脚臭和治疗足部疾病的保健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
一种多功能隐形增高鞋,包括鞋体、鞋跟、鞋体内底部与鞋跟之间形成内置式增高腔,其特征在于:增高腔内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进风口=出风口、动力装置和送风装置、进风孔以及设置在送风装置前用于防止香料或治疗足部疾病的药物或保温材料或降温材料的储放室、进风孔通过通风管道与出风孔连通。
所述增高腔位于鞋跟内,顶端高于鞋跟。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或者至少一对高能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微型电机和充电器
所述送风装置为风扇。
所述动力装置的开关设置在鞋体表面的标牌处,并与动力装置和送风装置通过鞋帮内的导线电连接。
所述鞋底与增高腔顶部之间设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硬质垫底。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保温材料或可降温材料以及带有挥发性的香料、治疗脚气的药物放置在储放室内,通过动力装置、开关控制送风装置工作,使鞋内的空气循环流通,从而使香料、治疗脚气病的药物在空气的带动下在鞋内循环流动,起到发香屏除脚臭和治疗足部疾病的保健功效。
开启开关,微型电机、微型电扇工作,靠近鞋后跟边沿处有若干个小孔产生进风,通过骨架盖板到自然风出口,进入“有效风仓库”;“微型电风扇”将“能生热”或“能产生凉性”及“香料”和“治疗脚气病的液体”在风力的作用下,随风进入有效风进风孔,再通过微型通风管道从有效风出风孔传出。风力大小与有效风出风孔的出量和进风口的进量成正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动力装置与送风装置,能产生自然风、排出脚内汗脚气,防止灰尘和细菌入鞋,使鞋内和脚、袜尽量保持干爽;由于在鞋底内增加了储放室,可以将香水、治疗脚气的药物、等物质而使鞋内没有臭味的同时还达到除臭的效果,能保持气味芬芳,并能治疗脚气病;此外,由于保温或降温材料的使用,可代替或超越冬天穿棉鞋或毛鞋,可代替或超越夏天穿凉皮鞋。同时,因本实用新型设置内置增高腔,穿上即达到隐形增高的效果,且使用方便,效果明显。本实用新型由于所用材料简单易得,因此生产成本低,能普及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送风装置、开关和导线之间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功能隐形增高鞋,包括鞋体15、鞋跟16,鞋体15内底部与鞋跟16之间形成内置式增高腔,增高腔内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进风孔8、通风管道9、动力装置1和送风装置2、出风口以及设置在送风装置前的储放室,储放室可以分隔成多个储放空间,分别用于存放香料、治疗足疾的药物、可保温材料或可降温材料的。所述增高腔位于鞋跟16内,顶端高于鞋跟16。所述动力装置1包括蓄电池或者至少一对高能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微型电机和充电器。所述送风装置为2风扇。所述动力装置1的开关12设置在鞋体表面的标牌处,并与供电装置1和送风装置2通过鞋帮内的导线13电连接。所述鞋底与增高腔顶部之间设有盖板14,盖板14上设置有硬质垫底5。所述除臭物质为香水或能治疗脚气的药物。所述调节温度的物质为夏天能产生凉性的化工原料,如冰袋;冬天能保温的保温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国,未经李天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5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