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矩可调式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1714.X | 申请日: | 200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3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睦;李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D7/00 | 分类号: | F16D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卫东 |
地址: | 451191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矩 调式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的连接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的种类很多,广泛用于造纸、玻璃、橡胶和其它化工、轻工及建筑机械领域中,但联轴器在工作中有时会发生扭矩变化,如果在工作机与原动机之间没有过载保护,容易烧坏驱动电机,所以安全联轴器便应运而生,在机械设计手册中介绍有一种安全销柱联轴器,用圆柱销作为承载元件,当工作载荷超过许用值时,圆柱销被自动剪断,从而切断工作机与原动机之间的传动,可起到过载保护作用,但由于是刚性连接,恢复传动之前必须重新安装圆柱销;由于对瞬间超载过于敏感,所以容易造成圆柱销的不必要损坏;当限定扭矩改变时,需要更换相应的圆柱销,工序麻烦,又耽误时间,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转矩可调式联轴器,在工作机与原动机之间形成过载保护,对联轴器可传递的转矩进行预先标定,当负载加大时,两联轴节间自动产生打滑现象;一旦负载减小,又可自动恢复两联轴节间的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矩可调式联轴器包括在工作机输入轴联结的从动链轮、在原动电机上联结的套筒,其中套筒上还连接有板式链轮,从动链轮与板式链轮套接有双排链条,板式链轮与套筒之间具有摩擦片A,板式链轮与压板之间具有摩擦片B,缓冲件设在压板与导板之间,导板的外侧与套筒固定连接的调整件连接。
板式链轮、压板、导板均套接在套筒上。
板式链轮与套筒之间还设有轴套。
缓冲件采用蝶形弹簧。
调整件包括调节螺钉和调节螺母,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母与导板顶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排链条联结两个链轮,通过两摩擦片与板式链轮间可以调整的压力变化来改变所标定力矩,在工作机与原动机之间形成过载保护。
2、本实用新型采用摩擦连接,出现故障时不会造成元件损坏,因此不必更换易损件,既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缓冲件,有效地缓解了启动、停止和传动过程的冲击载荷,保证了标定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工作机输入轴联结的从动链轮1、在原动电机上联结的套筒2,在套筒2上还套装有板式链轮11,在从动链轮1与板式链轮11之间套装有环形双排链条3,板式链轮11与套筒2之间具有A摩擦片4,板式链轮11与压板之间具有B摩擦片10,缓冲件6设在压板5与导板9之间,导板9的外侧与安装在套筒2上的调整件连接,A摩擦片4、B摩擦片10、板式链轮11、压板5、缓冲件6、导板9均套接在套筒2上。板式链轮11与套筒2之间还设有轴套。缓冲件6采用蝶形弹簧。所述的导板9的外侧与安装在套筒2上的调整件顶接是指在套筒2上固定有调节螺母8,在调节螺母8上安装有调节螺钉7,通过调节螺钉与调节螺母的螺纹配合将调节螺钉顶紧导板。
该转矩可调式联轴器包括在工作机输入轴联结的从动链轮1、在原动电机上联结的套筒2,其中在套筒2上依次套装有A摩擦片4、板式链轮11、B摩擦片10、压板5、蝶形弹簧6和导板9,导板9与通过调节螺母8的调节螺钉7顶接,从动链轮与板式链轮套接有双排链条3,板式链轮11与套筒2之间还设有轴套。
在安装该转矩可调式联轴器之前,按照工作机的转矩要求,通过调节导板与螺母之间的间隙,改变碟型弹簧对摩擦片的压力,从而改变两摩擦片与板式链轮之间的摩擦力,标定好工作转矩,然后将其安装在原动电机与工作机之间。当工作转矩小于我们设定的转矩时,板式链轮两侧面产生的摩擦力矩大于工作转矩,原动电机通过套筒、压板、两摩擦片与板式链轮间产生的摩擦力矩,借助套在两链轮上的双排链条,把动力传递到工作机部分;当工作转矩大于我们设定的转矩时,板式链轮与两摩擦片间将产生相对打滑,使原动电机的套筒相对板式链轮空转,从而切断了原动电机与工作机之间的传动,保护了驱动电机的安全,可用于化工、轻工、建筑机械中负载变化时,对原动机的过载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1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