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二氧化碳动力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1698.6 | 申请日: | 200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3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尊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尊山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K25/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二氧化碳 动力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二氧化碳动力输出装置,属太阳能利用、节水、气动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的蒸汽类动力输出装置对水资源的消耗比较大,多以煤、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能源,在消耗这些能源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恶化环境和气侯。应提供一种技术,取代水和化石燃料的消耗,并实现零排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二氧化碳动力输出装置,要解决的问题是:以二氧化碳取代水,以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实现零排放。它由太阳能采集装置、液态二氧化碳储存装置、液-气转化装置、气动输出装置、气体回收装置、气-液转化装置和辅助电源系统所组成:太阳能集热器1、循环泵2、机油室4及其管路成闭环连接,机油室4的腔体环汽化室5安装,其外壁装有保温层7,太阳能集热器1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机油室4相连,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循环泵2的输入端相连,循环泵2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机油室4相连,组成太阳能采集装置;储液罐9上装有单向阀10,构成液态二氧化碳储存装置;汽化室5为圆筒形,高压喷嘴6安装在汽化室5上,喷口开向汽化室5中,储液罐9通过调速阀8及其管路与高压喷嘴6相连,构成液-气转化装置;汽化室5的气体喷口与叶轮机构13的进气端相连,构成气动输出装置;叶轮机构1 3的排气端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却罐14相连,第一冷却罐14和第二冷却罐15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8贴装在第一冷却罐14上,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9贴装在第二冷却罐15上,第二冷却罐15通过管路与压缩机11的进气端相连,构成气体回收装置;压缩机11的排气端通过单向阀10及其管路与储液罐9相连,构成气-液转化装置;压缩机电机12与压缩机11同轴安装,循环泵电机3与循环泵2同轴安装,发电机16同轴或通过传动机构安装在叶轮机构13的动力输出轴上,发电机16的输出端与电源调节电路17电连接,电源调节电路17一端与蓄电池20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压缩机电机12、循环泵电机3、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8、19电连接,组成辅助电源系统。
本实用新型以二氧化碳取代水,以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无燃耗,无排放,适合驱动发电机等负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2、循环泵,3、循环泵电机,4、机油室,5、汽化室,6、高压喷嘴,7、保温层,8、调速阀,9、储液罐,1 0、单向阀,11、压缩机,12、压缩机电机,13、叶轮机构,14、第一冷却罐,15、第二冷却罐,16、发电机,17、电源调节电路,18、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9、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2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实施方式:储液罐9经调速阀8及其管路与高压喷嘴6相连,高压喷嘴6安装在汽化室5上,其喷口开向汽化室5中,储液罐9中充满液态二氧化碳,本实用新型启动后,打开调速阀8,储液罐9内自身的压力,使液态二氧化碳经调速阀8,由高压喷嘴6喷入汽化室5中。
机油室4环汽化室5安装,其外壁装有保温层7,一端管路与太阳能集热器1相连,另一端通过循环泵2及其管路与太阳能集热器1相连,太阳能集热器1、机油室4及其管路中充满高号机油,太阳能集热器1将光能转换为热能,对机油进行加热,通过循环泵2的循环,将热交换到机油室4中,对高压喷嘴6喷入汽化室5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加热,使其气化。汽化室5的气体喷口与叶轮机构13的进气端相连,迅速膨胀的气态二氧化碳推动叶轮机构13的叶轮旋转作功,驱动负载运转。
叶轮机构13的排气端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却罐14相连,第一冷却罐14与第二冷却罐15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8贴装在第一冷却罐14上,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9贴装在第二冷却罐15上,压缩机11的进气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冷却罐15相连,排气端通过单向阀10及其管路与储液罐9相连。作功后的二氧化碳气体从叶轮机构13排出,经管路进入第一冷却罐14进行冷却降温,再进入第二冷却罐15进一步冷却降温后,由压缩机11从第二冷却罐15中抽出,经单向阀10压入储液罐9中进行液化还原。
发电机16同轴或通过传动机构安装在叶轮机构13的动力输出轴上,发电机16的输出端与电源调节电路17电连接,电源调节电路17一端与蓄电池20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压缩机电机12、循环泵电机3、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8、19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启动时,压缩机电机12、循环泵电机3、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8、19由蓄电池20供电。叶轮机构13运转后,驱动发电机16发电,由发电机16为压缩机电机12、循环泵电机3、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8、19供电,同时为蓄电池20补充电能,当蓄电池20的电能充足后,电源调节电路17切断蓄电池20与发电机16、压缩机电机12、循环泵电机3、半导体温差制冷组件18、19的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尊山,未经陈尊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1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