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效型续热蒸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7834.4 | 申请日: | 200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江孝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孝宏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效 型续热 蒸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蒸气烹调食物用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蓄热、续煮的专用长效型续热蒸锅。
背景技术
近期,市面推出一种内锅底部设有蓄热片的闷烧锅或称闷煮锅,其藉由内锅底部设置有蓄热片,可使该内锅在瓦斯炉具上加热后直接置于闷烧锅中,藉以使其内锅中滚煮的汤汁食材得以进行保温作用,然事实上,当滚煮用内锅与其底部蓄热片离开瓦斯炉后而置入闷烧锅体内部时,则该闷烧锅内部与内锅外部间的空间,必须耗费较多的蓄热片温度方能达到提升该空间温度而进行保温作用,因此,续热片因已消耗颇多热度,致使保温的持久性不佳。再者,以该款闷烧锅来利用续热保温的方式来使锅中滚烫、翻滚中的汤汁滚煮食材,极易造成汤水蒸发、甚至肉质松散、汤汁浑浊等缺憾而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效型续热蒸锅;使其兼具有长效、高温、蓄热、续煮等多种效益于一体之专用蒸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长效型续热蒸锅,主要系由一内锅、一外锅及一续煮蒸锅所组成;内锅,其锅壁周缘略低于锅顶缘处设有呈环状排列的长型扁圆状气孔;外锅,其底部设有一与储热片的嵌合座呈对称凹凸卡固结合的连结座;续煮蒸锅,其一并容置内锅和外锅。
上述的长效型续热蒸锅,所述外锅底部的连结座与储热片的嵌合座为凸凹对称卡固结构。
所以由于内锅锅壁周缘略低于锅顶缘处贯设有若干呈环状排列的长型扁圆气孔,可以在内外锅之间置有水,藉使内、外锅之间的蒸气可互相贯通融合,且外锅底部设有一连结座,所述连结座与储热片的嵌合座对称卡固连结;藉使内锅置入外锅中,而得以连同该外锅预先于瓦斯炉台上加热使该储热片具有储热效益,再将内锅、外锅一并容置入续煮蒸锅中,达到有效地延长其蒸调食材后的蒸煮效益。
本实用新型长效型续热蒸锅有如下优点:
1.利用蒸汽来蒸调食材是一种既能保有食物原味,且又能维持肉质鲜嫩、汤汁清澈的最佳烹饪方式,故所蒸调出的食材实为色、香、味俱全之人间美味,且本实用新型长效型蒸锅其蒸煮的蓄热性及续煮效果皆极为优异。
2.本实用新型长效型续热蒸锅使用安全性及便利性-----其利用内、外锅同时于瓦斯炉具加热使储热片累积相当的热度后,即可将其置入保温锅中以蒸气蓄热、续煮,毋须专人看顾且无烧焦或导致火灾之虞,深具安全性;且无论是家庭主妇或上班族的职业妇女们,均可以在就寝前或出门前预先完成内、外锅于瓦斯炉上加热后再置入续煮蒸锅中,则下班后或一早起床便有热腾腾、香喷喷的美味蒸食等待享用,实深具便利性。
3.本实用新型长效型续热蒸锅兼具蓄热及续煮的实用效益----其利用内、外锅之蒸汽导通特性,使外锅底部储热片的高温不易耗失而得确保其蓄热性及续煮效果,致本实用新型的储热片具有维持恒久高温的蓄热能力,而得以达到持久续煮蒸调的功能,实亦为本实用新型长效型续热蒸锅的一大特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锅储热片的加热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锅与储热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锅与储热片组配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组件符号对照说明:
外锅1 外锅盖10 容置槽11 内锅2 容纳空间21
气孔24 连结座13 储热片14
嵌合座141 内锅盖20 续煮蒸锅3 高温水蒸气A、B、C、D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长效型续热蒸锅,主要系由一内锅2、一外锅1及一续煮蒸锅3所组构而成,内锅锅壁周缘略低于锅顶缘处贯设有若干呈环状排列的长型扁圆气孔24,藉使内、外锅之间的蒸气可互相贯通融合,且外锅底部设有一连结座13,所述连结座与储热片14的嵌合座141对称卡固连结;藉使内锅置入外锅中,而得以连同该外锅预先于瓦斯炉台上加热使该储热片14具有储热效益,再将内锅2、外锅1一并容置入续煮蒸锅3中,达到有效地延长其蒸调食材后的蒸煮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孝宏,未经江孝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78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线、专用铁路监控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三偏心双向硬密封调节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