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7540.1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9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欣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珍 |
主分类号: | H01R33/18 | 分类号: | H01R33/18;H01R33/88;H01R33/945;H01R33/955;H01R29/00;H01M10/44;H01M2/02;H01M2/10;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迎 |
地址: | 644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具电源输出/入的电池盒1包含一盒座11、一可拆离地扣卡盖设于该盒座11上的盒盖12、一极片组13、一设置于该盒座11的一侧面的电源输出端子14、一设置于该盒座11的该侧面且可与一市电源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子15,以及一设置于该盒座11的该侧面且能控制该电源输出、入端子14、15的作动状态的控制开关件16。
该盒座11的顶面具有二并列相隔且分别供二电池放置的电池槽111。该极片组13是嵌插固定设置于该二电池槽111中,并具有一正负极片131、一负极片133,以及一正极片132,该正负极片131、该负极片133与该正极片132三者可以是依串联电路原理定位,或可依并联电路原理定位。
于该二电池槽111是分别供二颗一次电池或充电电池放置时,通过该控制开关件16的切换,能控制该些电池的电力是否能经由该电源输出端子14而供应予一物品(如电子产品、灯串等)。亦即,当该电源输出端子14呈导通时,电池电力能输出以供应予物品,此时,该电源输入端子15并无作用;当该电源输出端子14呈断路时,电池电力则无法输出。
特别是,当充电电池的电力耗弱时,透过市电源能输入该电源输入端子15,并转换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此时,该控制开关件16则控制该电源输出端子14呈断路而无法进行供电。
另外,于未使用任何电池状态下,市电源能输入该电源输入端子15,并转换后由该电源输出端子14输出予供应该物品。
纵然,该电池盒1能通过该控制开关件16的切换,以控制该电源输出端子14的导/断状态,配合市电源能输入至该电源输入端子15,使得整体具备来自电池或市电源的持续供电效能。但是,该电池盒1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有下列问题:
(1)无法因应电池种类而调整输出电压量,故适用范畴相对受限,使用便利性不佳:
由于,该电池盒1的极片组13是固定于单一种电路嵌插形式:并联或是串联,因而必须要局限于特定标称电压的电池使用,无法因应电池种类特性或所需输出电压量需求而调整电路形式,于电池种类的适用范畴上相对受到限制,且影响使用便利性。
(2)不适合携带至户外使用:
再者,该电池盒1仅能通过市电源经该电源输入端子15以对充电电池充电,或直接供电,当携带至无市电供应的户外场所使用时,便极可能遭遇到电池电力不足,以致其持续供电效能完全丧失的风险忧虑,故该电池盒1于随身携带的使用便利性上纯粹仅诉诸于有市电供应的场所内,相对较不适合携带至无市电供应的户外场所使用,适用范畴上即显狭隘,使用便利性与持续供电特性上则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随身携带使用,且电池连接电路设计可调整而通用于多种类电池,故整体适用范畴广且使用便利性佳的可携式电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源装置,包括:
壳座,其具有第一电池槽、邻近该第一电池槽一侧处的第二电池槽、邻近该第一电池槽另一相反侧处的第三电池槽,以及输出端子;
第一极片组,设置于该第一电池槽中;
第二极片组,设置于该第二电池槽中;
第三极片组,设置于该第三电池槽中;
开关件,设置于该壳座上且电连接该输出端子,并可相对该壳座在供电位置与非供电位置间移动;以及
电路切换组件,具有一容置于该壳座中且电连接该第一~三极片组的主体组件,以及一控制该主体组件的电路状态且外露于该壳座外并可相对该壳座在一串联位置与一并联位置间移动的切换件。
进一步地,该第一极片组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电池槽一端的第一正极片,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电池槽另一端的第一负极片,该第二、三极片组分别具有一设置于所对应第二、三电池槽一端且邻近该第一极片组的第一负极片的第二、三正极片,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三电池槽另一端且邻近该第一极片组的第一正极片的第二、三负极片,该第一负极片与该第三正极片连接。
进一步地,该电路切换组件的主体组件具有一与该第一正极片电连接的第一接点、一与该第二负极片电连接的第二接点、一与该第三负极片电连接的第三接点、一与该第一负极片电连接的第四接点、一与该第二正极片电连接的第五接点,以及一第六接点,在该切换件位在该串联位置时,该第一、二接点呈导通,且该第四、六接点呈导通,在该切换件位在该并联位置时,该第二、三接点呈导通,且该第四、五接点呈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珍,未经王玉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7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炬气事故水封罐污水的系统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滤变频直饮水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