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槽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6190.7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2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尚鹏;刘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高科技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槽型 万向 旋进式 颈椎 前路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槽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固定板内固定手术是颈椎前路手术中稳定颈椎的较好方法,它是通过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骨植入后,再在椎体前缘用固定板和螺钉进行内固定,以获得稳定颈椎,固定植骨块,促进植骨区的融合,恢复正常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椎管容量的目的,颈椎前路固定板固定节段最高为C2,最低达T2。
使用ACP系统的病人通常在执行单层融合时可以提高融合率,降低植骨块移出事故,病人早期可以活动,减少佩带外部颈箍的需要,提高矫正和预防颈部畸形的能力。颈椎内固定系统达到上述能力的程度将会根据不同病例需要、板系统自身特性参数以及植入时选用的颈椎内固定结构类型的不同而改变。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上第一次施行前路颈椎融合术。由于处理多层前路问题时出现假关节和驼背等并发症的比例高,因此Bohler于1964年开发了前路颈椎内固定装置,成为今天用于临床的众多颈椎前路板系统(ACPs,anterior cervicalplate system)的基础。
ACP板在有效固定颈椎时,存在多种结构设计变量。最近20年,为使ACP板相关特性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出现了各种ACP板结构。公知各种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
1)自由退出装置
它属于非锁定、非刚性(变角度)系统,允许钉板界面之间充分运动。该结构采用双皮质骨螺钉防止退出。螺钉相对于板的角度完全按照病人个体的需要以及外科医生的经验而定。此结构优点是有利于植入块(graft)融合。主要缺点:
一是非锁定和非刚性(变角度)螺钉发生退出和损坏的比例极高;二是骨螺钉为双皮质骨螺钉,施行手术时必须通过透视确保骨螺钉处于安全位置,增加了手术复杂程度,另外,颈椎下部很难进行有效透视。
2)受限退出,强制型装置
它属于刚性锁定系统。大多数今天使用的ACPs即采用该结构。CSLP系统使用单皮质骨螺钉,通过锁片或者位于螺钉头部的钛膨胀螺钉与板实现刚性联接,以防螺钉退出。螺钉轴线相对于板完全固定,强制约束了螺钉的进钉轨迹。该CSLP系统的主要优点如下:一是骨螺钉被锁定在板上,大大减小了螺钉退出事故;二是单皮质螺钉无需使用透视仪器,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三是内固定板带有预弯量,帮助恢复颈椎径向平衡,提供优化的骨板界面。此类系统的主要缺点是:板刚度太大,吸收了过多的结构应力,抑制植骨块融合甚至引起结构失效。
3)受限退出、半强制型转动装置
它属于非刚性锁定系统。该结构的螺钉轴线方向可以变化,骨螺钉在钉板界面间旋转。拧入螺钉时,根据患者需要和医生的经验改变螺钉进钉轨迹,直至螺钉安装到位后,再利用沉入板内的凸轮锁定系统,防止螺钉退出。装置名称由此而来。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增加作用于植骨块的载荷,加快融合。适用于一层或两层节段固定,临床结果都很理想。但缺点是该装置用于多层植骨时,容易导致植骨块移出,因而有许多失败的病例。
4)受限退出、半强迫型移动装置
该系统中螺钉头部沿着一个轨道滑动,尾部螺钉强制约束。在钉板界面结合移动和旋转。螺钉首先在槽中移动,到最大量后再旋转。有极少量文献专门涉及上述半强迫性装置的使用结果。
近年来出现了新的针对颈椎前路内固定多结构系统,是将已有的颈椎板设计的优点结合起来的一套多结构系统,包括螺钉轴线固定型系统(即螺钉轴线完全固定),螺钉轴线部分固定、部分移动或转动的混合型系统(即板尾部螺钉轴线固定,螺钉起到支撑作用,只有螺钉结构上部允许旋转),以及螺钉轴线可移动或转动的可变型系统(即在固定板的两端允许钉板界面旋转)。根据给定病例的解剖需要,采用多结构系统可以创造出多种结构——刚性的、旋转的或者是混合的。有报告显示颈椎前路内固定的多结构系统适应大多数病例的需要,其融合率和临床结果相当于或者优于使用其他板系统的结果。但目前的多结构系统是在前面提出的各种传统ACP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存在各种传统结构固有的缺点,如板刚性大,螺钉锁紧机构种类多,多层植骨融合失败比例高等。
目前,颈椎前路内固定固定板系统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
颈椎外伤如:颈椎骨折脱位、椎体爆裂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外伤性颈椎半脱位等。
脊髓性颈椎病;
颈椎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发育畸形伴脊髓压迫症;
颈椎的结核病变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盖式的低压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交通工具防偷抢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