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下料溜管扬尘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200512.8 | 申请日: | 200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永健;刘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11/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下料溜管 扬尘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下料溜管扬尘的方法及装置,属于输送物料的下料溜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溜管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当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下料溜管时会诱导周围环境中的空气进入下料溜管,由于空气的流动,下料溜管进料口位置处的压力小于环境压力;而在下料溜管的出料口,由于其空气动能转变为势能,此位置处的压力大于环境压力,这样,通过下料溜管出料口随同物料一起出来的含有粉尘的空气在较大压力的作用下在落料点处就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现有输送物料的下料溜管在使用时,其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尘效果较好、使用方便的防止下料溜管扬尘的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下料溜管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防止下料溜管扬尘的方法为:它利用下料溜管出料口处的空气压力大于其进料口处的空气压力的压差作用,将下料溜管出料口处的含有粉尘的空气通过一个连接在靠近下料溜管进料口处的连通管压回到靠近进料口处的下料溜管内,这样即可减少和防止下料溜管出料口处所产生的扬尘。
本发明的一种防止下料溜管扬尘的装置为:它包括下料溜管1,在下料溜管1上靠近其进料口2处连接有一个与下料溜管1的内腔相通的连通管5,并且连通管5的下端口设置在靠近下料溜管1的出料口3处。
在连通管5的下端口上连接有一个渐缩管4。
在下料溜管1的出料口3的下方还设有一个能够设置在输送机8上的导料槽6,并且在导料槽6上还装有一个收尘罩7。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本发明的下料溜管向胶带式输送机等输送物料时,物料通过其进料口进入管体中,其出料口位置压力较高的含尘气体通过渐缩管的收集后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连通管进入溜管进料口压力较低的位置,从而减少了含尘气体与落料点所产生的冲击,并且减少了溜管进料口从周围环境中诱导进入溜管的空气,降低了溜管出料口的压力,因而大大减少了落料点产生的扬尘,从而达到了防尘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能有效减少从溜管入口诱导的空气量、降低落料点压力、减少扬尘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使用方便的优点。使用本发明能有效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对现有的下料溜管进行防止扬尘处理时,利用其下料溜管出料口处的空气压力大于其进料口处的空气压力的压差作用,将下料溜管出料口处的含有粉尘的空气通过一个连接在靠近下料溜管进料口处的连通管压回到靠近进料口处的下料溜管内,这样即可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下料溜管出料口处所产生的扬尘。
制作时,在现有的下料溜管1上靠近其进料口2处连接上一个与下料溜管1的内腔相通的连通管5,并且将连通管5的下端口设置在靠近下料溜管1的出料口3处;为了更有效地收集出料口3附近的含尘空气,可在连通管5的下端口上连接上一个喇叭状的渐缩管4;为了达到达到更好的防扬尘目的,还可在下料溜管1的出料口3的下方制作一个能够设置在输送机8上的导料槽6,并且在导料槽6上安装一个传统的收尘罩7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200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