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布局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3244.5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蔡秋凤;林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布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路布局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一种翻转线路的电路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设计中,电路布局(layout)是重要的作业。印刷电路板的电路布局往往影响整体的讯号传送的效率。
一般而言,同一技术时期,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多为相同。因此,相同的元件的接垫(pad)所拉出的走线(trace)也多为相同。于实际应用中,相同元件的走线会重复使用,以达到减少工艺时间及成本。
目前使用的电路布局工具(layout tool)仅可保留元件于印刷电路板的某一面的走线数据。然而,为配合整体机构设计或其他需求,元件有时需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相对面。因此,当元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相对面时,元件的走线需重新配置,使得工艺时间及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路布局方法,其利用转换座标数据及层级数据,以翻转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的一走线成为相应的另一走线。当元件与多条走线同时耦接时,此电路布局方法即可大量转换这些走线的相关数据,以减少重新设计电路布局的时间。因此,应用此电路布局方法不但可配合整体机构设计或其他需求,以更换元件的位置至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相对面。此外,此电路布局方法还可减少原先重新配置走线的成本及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路布局方法,此电路布局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首先,设定一参考点于印刷电路板上。接着,建立一第一表格。第一表格包括第一走线的多个第一座标数据及多个第一层级数据。第一座标数据是相对于参考点的座标。第一层级数据是对应于布局层。然后,转换这些第一层级数据为多个第二层级数据。第二层级数据是与第一层级数据顺序相反。接着,转换这些第一座标数据为多个第二座标数据。各第一座标数据与各第二座标数据是对称于参考点。最后,建立一第二表格。第二表格包括第二走线的第二座标数据及第二层级数据。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1B是图1A的印刷电路板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布局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1A的印刷电路板的仰视图。
图4是第一表格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表格的示意图。
图6A是图3的印刷电路板具有第二走线的仰视图。
图6B是图6A的印刷电路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图1A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的印刷电路板的侧视图。于本实施例中,一印刷电路板1具有一元件800、一第一走线200及多层布局层500。
如图1B所示,印刷电路板1具有一第一侧面101及一第二侧面102。元件800是设置于第二侧面102上,且元件800具有一接垫810。第一走线200是自元件800的接垫810延伸,且第一走线200具有一走线线段a1、一走线线段a2及一走线线段a3。
印刷电路板1的布局层500是一堆叠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布局层500是具有23层的堆叠结构。第一走线200从元件800的接垫810延伸后,于布局层500的第23层具有走线线段a1及走线线段a2。走线线段a3是由布局层500的第23层通过贯孔410至布局层500的第19层。
请参阅图2,其是本发明的电路布局方法的流程图。于步骤(a)中,设定一参考点900于印刷电路板1上,且参考点900是元件800的中心(如图1A所示)。
接着,请参考图3,其是图1A的印刷电路板仰视图。于步骤(a1)中(如图2所示),以参考点900为中心,翻转元件800。并将翻转后的元件800设置于印刷电路板1的第一侧面101。
然后,请参阅图4,其是第一表格的示意图。于步骤(b)中(如图2所示),建立一第一表格210。第一表格210包括第一走线200的多个第一座标数据及多个第一层级数据。第一座标数据中包括第一走线200相对于参考点900的座标。第一层级数据中包括第一走线200对应于布局层500的层数,且第一层级数据的顺序是自第一侧面101朝向第二侧面102依序递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3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封装用的热沉
- 下一篇:播放个性化彩色振铃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