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版本网元的网络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9711.7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罗向东;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版本 网络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网络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理多版本网元的网络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信管理网(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TMN)是国际电联ITU-T借鉴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系统管理(ITU-U X.700/ISO 7498-4)的概念,并在电信领域的应用中有所发展的一项技术。它使得网络管理系统与电信网在标准的体系结构下,按照标准的接口和标准的信息格式交换管理信息,从而实现网络管理功能。TMN基本原理之一就是使管理功能与电信功能分离,网络管理者可以从优先的几个管理节点管理电信网络中分布的电信设备。
在电信系统的网络管理中,一个网管系统往往要管理上千个网元(Network E1ement,NE),对于每类网元通常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被抽象为信息模型(Information Model)进行管理、以及抽象成显示模型进行界面显示。对于同类但不同版本的网元也进行抽象成不同的信息模型和显示模型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把不同版本的网元认为是不同类网元进行管理。网管系统对网元的管理对象(Managed Object,MO)的处理逻辑(配置操作)是针对其对应的该网元信息模型的MOI/MOC(管理对象实例/类,一种唯一确定该管理对象实例和类型的标识方式)进行处理。
由于一个网元的管理对象少则几十个多则上千个,当对另一个同类但版本不同的网元进行管理时,由于使用这个网元的同一套MOI/MOC时无法在代码中区分其相同MOI/MOC不同版本的处理逻辑,因此必须使用不同套的MOI/MOC,而在实现中维护MOI/MOC对应其处理逻辑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这种网管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和出现的故障的机率与所管理的网元类型(包括多版本)数量成正比。
可见,由于管理对象的处理逻辑是通过MOI/MOC进行实现,因此该处理逻辑不具有通用性,当增加另一个版本网元时不仅需要再次添加新的处理逻辑,还需要对已有的相同处理逻辑与MOI/MOC进行维护匹配。由于这种实现是嵌在网管系统框架内,因此影响了整个网管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当存在多个版本网元需要管理时,整个网管系统会变得臃肿,维护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实现对多版本网元进行有效的、动态的管理。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版本网元的网络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各版本网元信息模型以版本链形式保存于服务器端;客户端从服务器端加载网元对应的信息模型,并加载所述信息模型中管理对象对应的处理逻辑,将所述处理逻辑下发给所述网元。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设置各管理对象对应的处理逻辑之间的关联操作关系,在加载处理逻辑的同时执行关联操作。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设置关联操作关系:依照管理对象的父管理对象和子管理对象,确定处理逻辑的父处理逻辑和子处理逻辑。
以服务器端的管理信息树作为执行关联操作的参考点;执行关联操作的过程为:将管理对象修改到管理信息树之前,加载处理逻辑预操作,并确保存在父管理对象;将管理对象修改到管理信息树;加载处理逻辑提交后操作,并确保存在子管理对象。
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处理逻辑集合,所述集合中保存有网元信息模型管理对象对应的处理逻辑;多版本网元信息模型可以指定客户端加载所述集合中相同处理逻辑;并将所述处理逻辑集合保存在服务器端。
各版本网元信息模型以版本链存放,是以某一类网元为一个逻辑载体,在该载体中,按照网元版本划分区域,在每个区域中存放各版本网元信息模型。
客户端从服务器端加载网元对应的信息模型的时机是,每次对网元下发管理命令之前。
保存各版本网元信息模型的同时,记录各信息模型制作的时间戳。
在记录各信息模型制作的时间戳的情况下,客户端从服务器端加载网元对应的信息模型的时机是,客户端第一次启动;并在客户端第一次启动时将信息模型保存到本地;在对网元下发管理命令之前,将本地保存的信息模型时间戳与服务器端信息模型时间戳进行比对,若一致,采用本地信息模型;若不一致,从服务器端重新加载信息模型。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9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硒化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微孔碳化硅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