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5231.3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贺军辉;刘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9/04;C08K3/28;B29C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粒子 聚乙烯醇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聚乙烯醇从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K.A.M.Abd El-Kader,S.F.AbdelHamied.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2,86,1219~1226)。聚乙烯醇易溶于水、生物相容性好,易于成型并且具有很高的透明性,所以很适合作聚合物膜材料。聚乙烯醇膜的光学应用主要在于其对光和图像的滤过性,另外在医学领域可被用作接触镜、药物缓释体系及人工皮肤等(P.K.Khanna,Narendra Singh,Shobhit Charan,V.V.V.S.Subbarao,R.Gokhale,U.P.MulikMater.Chem.and Phys.93,2005,117~12)。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银和银盐的抗菌作用(Qifeng Wang,Huijun Yu,Ling Zhong,Junqiu Liu,Junqi Sun,andJiacong Shen.Chem.Mater.2006,18,1988~1994),近来有人提出应该降低银离子的毒性、在膜中的流动性以及减少其在伤口上的吸附(Haijun Yu,XiaoyiXu,Xuesi Chen,Tiancheng Lu,Peibiao Zhang,Xiabin Jing.J.Appl.Polym.Sci.,103,2007,125~133)。而银纳米粒子与银离子相比,毒性更小,生物相容性也更好。
银纳米粒子常见的合成方法有化学还原法、紫外照射法、微波辐照法、加热还原法和气相沉积法等。加热还原法一般在90~200摄氏度间温和条件下完成反应。该方法将硝酸银溶解于水中,与聚乙烯醇、淀粉等还原性聚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后,成膜或转移到其它反应容器中,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和时间。例如Porel等(Shatabdi Porel,Shashi Singh,S.Sree Harsha,D.NarayanaRao,and T.P.Radhakrishnan.Chem.Mater.2005,17,9~12)。但在一般情况下,聚乙烯醇膜或纤维制品可再溶于水,限制了其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将加热还原在150摄氏度以上进行,一方面银离子被聚乙烯醇还原,另一方面,聚乙烯醇可以在此过程中被物理交联,变得不溶于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原位制备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以及该复合薄膜的光谱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用途。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备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新方法。以廉价的硝酸银和聚乙烯醇为反应物,无须添加还原剂,在110~190摄氏度快速加热,通过控制硝酸银/聚乙烯醇的摩尔比,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银纳米粒子。经过测试所制得的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其表面光滑,厚度为200~500纳米,具有较高的透明性,较大的光谱吸收以及良好的抗菌性能,尤其对大肠杆菌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的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室温下取聚乙烯醇溶于蒸馏水中,在70~100摄氏度加热并搅拌15~30分钟直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将硝酸银溶液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其中,硝酸银与聚乙烯醇的摩尔比值为1/100~1/10,用磁力搅拌混合均匀;
(3).取步骤(2)得到混合溶液滴到玻璃基片上涂膜,得到硝酸银/聚乙烯醇薄膜;
(4).将步骤(3)得到的硝酸银/聚乙烯醇薄膜在110~250摄氏度加热3~10分钟,可得到浅黄色透明的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薄膜。
在硝酸银与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中,通过改变聚乙烯醇的浓度可以改变复合薄膜的厚度。
所述的将硝酸银溶液加入到聚乙烯醇溶液中是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所述的硝酸银纯度不小于99.8%。
所述的聚乙烯醇平均分子量为70000~100000,醇解度为7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5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