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4017.6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际器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0 | 分类号: | F04B43/00;F04B4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微型泵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泵故名思义是一种体积缩小版的泵。因为体积缩小的缘故,所使用的马达也只能是较小功率的马达。因此,微型泵的效率就有赖于其阀门单元与压缩单元设计的良策。
习知微型泵之潜在缺点在于其进、出阀门的气密性与吸进、排出路径过长等,因而还有改善的空间等待各厂家投入创新的努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微型泵。
根据本发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微型泵装置。此微型泵装置至少包含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流体能吸进或排出阀门单元,其中阀门单元至少包含一阀门座以及一进出阀门。
一阀门座与压缩单元连接,阀门座具有至少一进出孔及一圆柱形成于其一凹陷内。圆柱具有至少一排出缺口位于其环形外壁上。此凹陷包含一圆形凹陷以及至少一幅射状凹陷。幅射状凹陷自圆形凹陷向外延伸,且幅射状凹陷与排出缺口均连接至该进出孔。
一进出阀门包含的一中空圆管部及一圆盘部,中空圆管部贯穿圆盘部的中间。中空圆管部于圆盘部两面的管径不同,其中较大管径的中空圆管部为一吸进阀,较小的管径的中空圆管部为一排出阀。当进出阀门组装于阀门座时,排出阀的内壁套合接触于圆柱的环形外壁,吸进阀的外壁接触圆形凹陷的环形内壁,圆盘部覆盖圆形凹陷并曝露部份幅射状凹陷。
当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吸入时,阀门单元外的流体由幅射状凹陷吸入,并推开吸进阀后通过进出孔进入压缩单元。
当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压缩时,压缩单元内的流体通过进出孔以及排出缺口并推开排出阀而排出阀门单元外。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应用本发明之微型泵,藉圆管型吸进阀以及圆管型排出阀设计使阀门的气密性更佳。此外,进出阀门包含一圆管型吸进阀、排出阀以及一圆盘部的设计,使得吸进路径与排出路径只需共享阀门座同一通孔,而且排出路径能穿越阀门座的中央部份,进而促使微型泵的效率能发挥更佳。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之详细说明如下:
图1系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
图2系绘示第1图之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
图3系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
图4系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进出阀门剖面放大图;以及
图5系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上盖的放大图。
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效率更佳的微型泵装置,藉由改良进、出阀门的气密性与缩短流体吸进、排出路径,进而提升微型泵的效率。以下将藉由实施例来说明微型泵的结构及其功能。
请参照第1图,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微型泵100大致上可分为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马达单元提供微型泵所需的动力源并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机构,使得流体能经由阀门单元吸进或排出微型泵。
马达单元包含马达126、马达座124、传动转轴120、连杆转轴116及斜臂连杆114等。马达126藉螺丝122锁附于泵浦座124上。传动转轴120固定于马达126上,连杆转轴116及一钢珠118接着填入传动转轴120的转轴孔内。斜臂连杆114的底端固定于连杆转轴116上,使得斜臂连杆114能传动马达126的动力而驱动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机构。因为转轴孔与马达126的转轴成一小角度,所以连杆转轴116做一尖锥状运动,进而带动斜臂连杆114也成圆锥旋转运动。当斜臂连杆114旋转时,斜臂连杆114的臂部114a则上下运动以压挤或拉伸三个压缩缸110。
压缩单元包含压缩缸110及压缩缸座112。压缩缸110为一可压缩的压缩缸,其底端与斜臂连杆114的臂部114a连接。当马达126驱动斜臂连杆114转动时,三个压缩缸110会被动斜臂连杆114压挤或拉伸。压缩缸110组装于压缩缸座112的凹陷内,并固定于阀门座108下。虽然,本实施例具有三个压缩缸110,其它数目的压缩缸亦可依需求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际器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际器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4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