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合一导光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3325.7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彬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合一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二合一导光板。
背景技术
用来提供面光源予液晶显示器等光学显示器的现有背光模组中,有如美国专利第5951138号(以下称前案)所揭示的结构。
该前案的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反射片、扩散片及棱镜片所组成。其中该光源可设置于导光板的侧边,并将光线射入至该导光板;该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导引光线的传输路径,使光线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均匀出光;该反射片相对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底面,将光线由导光板的底面及设于底面的微结构出光的光线再次反射进入该导光板内,以提高光线的使用率;该扩散片及棱镜片则相对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依序设置,能使由导光板出光面的出光的光线分布更加均匀,以提高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辉度及均匀性。
但此一前案仍有以下诸缺点:
1.当部份光路径由导光板底部穿出,虽然设有反射片以回收该光线再次反射进入该导光板内,但该光路径在导光板与反射片间再次反射及再次折射进入导光板内,仍易造成光损失,降低其出光效率。
2.必须将反射片组装、固装于导光板的底部,增加作业程序与制造成本。
3.有关该反射片与导光板的组合,大面积且薄化后的导光板及反射片极易发生翘曲(warp)现象,如此易造成光耦合(wet-out)现象,而显现其缺点。
发明人有鉴于此,加以研究改良,揭示出本发明新颖的二合一导光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合一导光板,能增加光亮度及光均匀度,并据此简化光学元件的组装,减少光损失,从而增加出光效率,节省电能,并降低制造及操作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合一导光板,包括:一导光板;以及一设有反射扩散结构(Reflective diffusing structure)的反射构件(Reflection member)一体成型设于该导光板内的底部或导光板最底部,由此将来自背光模组侧向光源的入射光加以扩散、反射至导光板顶端上的光学薄膜组(optical film set)以增加光亮度及光均匀度;并据此简化光学元件的组装,减少光损失,从而增加出光效率,节省电能,并降低制造及操作成本。
根据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效果是显著的:本发明提供的二合一导光板,能增加光亮度及光均匀度,并据此简化光学元件的组装,减少光损失,从而增加出光效率,节省电能,并降低制造及操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成一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导光板与另一可取反射构件结合的部份剖示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可取实体剖示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再一可取实体剖示图。
图6为本发明使该反射构件连设于导光板底部的又一可取实例图。
图7为本发明使该反射构件连设于导光板最底部的一可取实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导光板 2......反射构件
20......基层 21......反射扩散结构
22......凹穴 11......导光板内的底部
12......导光板上部 3......侧光源
4......光学薄膜组 22a......圆弧型凹穴
22b......突部 23......金属膜
111......导光板渐尖部111a......导光板凹部
L ......入射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可取实体,可由以下说明书配合所附诸图式而得以明晰。
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二合一导光板1一体成型设有一反射构件2于该导光板1内的底部或最底部。
该导光板1侧边连设一侧光型光源3,而导光板1上则迭设以光学薄膜组4。该光源3可选自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而光学薄膜组4可包括:一上扩散片41、一上棱镜片42、一下棱镜片43投影地正交于该上棱镜片42以及一下扩散片44。
由该导光板1、光源3及光学薄膜组4构成一背光模组,用以供LCD等显示器背光照明之用,除本发明二合一导光板1之外,其余元件均属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该导光板1内的底部或最底部11一体成型连设该反射构件2(Reflectionmember),而导光板上部12则可连设诸如棱镜面等集光装置,本发明并未加限制。
本发明的特征为该导光板1内的底部或最底部11连设该反射构件2,该反射构件2可依下列方式连设或设于该导光板内的底部或最底部11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彬,未经林清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3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