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循环流化床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6019.0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顾利平;陈弘;费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利平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B70/00;F22B37/2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87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领域,具体为一种蒸汽循环流化床锅炉。
(二)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从鼓泡床沸腾炉发展起来的。其包括炉膛、锅筒、分离器、省煤器、燃烧设备,其采用了比鼓泡床更高的流化速度,其工作时大量物料被烟气夹带到炉室上部,经过布置于炉膛出口处的分离器,将物料与烟气分离,并通过一种非机械式密封的回送机构将物料重新送回床内。锅炉给水经给水操作平台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锅筒;锅筒内的饱和水经对流管进入埋管系统的下集箱、上集箱,然后从引出管进入锅筒;饱和水及饱和蒸汽混合物在锅筒内经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后,饱和蒸汽通过引出管引出。本锅炉的缺点就是:其分离器为蜗壳式平面流分离器,分离物料不彻底,致使部分夹杂在烟气中的物料随烟气排出,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能源的浪费。
(三)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蒸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另外一种蒸汽循环流化床锅炉,其排出的烟气夹杂的物料极少,对环境的污染轻,极大地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水冷壁管、省煤器、锅筒、分离器、燃烧室、飞灰回燃装置、埋管受热面、给煤口、送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上分离管、下分离管,上分离管内布置了螺旋叶片,上分离管的直径大于下分离管的直径,上分离管的下端覆盖下分离管的上端,且保持同心,所述上分离管的上端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下分离管的下端与省煤器相通,所述上分离管与下分离管结合部分的夹层出口与灰飞循环装置相通。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由上部大件和下部大件组成,所述水冷壁管、省煤器、锅筒、分离器构成所述上部大件,所述燃烧室、飞灰回燃装置、埋管受热面、给煤口、送风室构成所述下部大件。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当携有颗粒的烟尘经过分离器上分离管内的螺旋叶片后,烟尘的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上分离管的管壁落下,经两管之间的夹层落下,大部分烟尘经过下分离管进入省煤器部位的对流段,这样通过螺旋叶片以及上分离管与下分离管夹层的分离,物料与烟气分离较彻底,从而避免了现有的蒸汽循环流化床锅炉,其分离器采用蜗壳式平面流分离器结构,烟气中夹杂的物料难以被分出,致使部分夹杂在烟气中的物料随烟气排出,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能源的浪费的缺点。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包括上部大件和下部大件,上部大件包括水冷壁管10、省煤器3、锅筒1、4,分离器2,下部大件包括燃烧室7、飞灰回燃装置6、埋管受热面11、给煤口9、送风室8,分离器2包括上分离管12、下分离管15,上分离管12内布置了螺旋叶片13,上分离管12的直径大于下分离管15的直径,上分离管12的下端覆盖下分离管15的上端,且保持同心,上分离管12的上端与燃烧室相通,下分离管15的下端与省煤器3相通,上分离管12与下分离管15结合部分的夹层出口14与飞灰回燃装置6相通。分离器2可以有多个,具体数量视锅炉的大小而定。5为烟气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利平,未经顾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6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调心圈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 下一篇:雷电智能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