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衬套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8101.9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荣;陆耀明;李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2/20;B21D28/24;B21D19/00;B21D5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170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衬套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汽车用衬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汽车用衬套的高度为17mm,公差在0至0.1μm,内孔直径为Φ8,底边具有一直径为Φ24的法兰边,这样的零件一般采用管形件进行翻边而获得。安装这样的工艺方法,其法兰边与管体的转角处应力比较集中,并且在翻边时,该转角处容易出现隐性裂纹或明显裂纹,造成整个衬套的正品率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衬套的制造方法,其通过拉伸的方式解决了现有翻边工艺在转角处存在应力集中、出现裂纹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用衬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落料:用落料模及液压设备对钢板EC进行落料,得圆形料A;
2、拉伸:用拉伸比不同的拉伸模和液压设备对步骤1所得圆形料A进行五次拉伸,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其中第一次拉伸比为1∶1.3,第二次拉伸比为1∶1.1,第三次拉伸比为1∶1.2,第四次拉伸比为1∶1.2,第五次拉伸比为1∶1.3,
3、冲孔:用冲孔模及液压设备冲切步骤2所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的筒底,得零件C;
4、整形切边:用整形切边模具对步骤3所得的零件C进行整形,并对法兰边冲切至符合需要的尺寸得到衬套。
本发明采用上述工艺步骤后,解决了翻边工艺在转角处存在应力集中、出现裂纹的问题,提高了零件的正品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衬套的零件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圆形料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次拉伸所得的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次拉伸所得的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次拉伸所得的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次拉伸所得的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次拉伸所得的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得的零件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汽车用衬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落料:用落料模及液压设备对钢板EC进行落料,得圆形料A(参见图2);
2、拉伸:用拉伸比不同的拉伸模和液压设备对步骤1所得圆形料A进行五次拉伸,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参见图7),其中第一次拉伸所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参见图3)拉伸比为1∶1.3,第二次拉伸所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参见图4)拉伸比为1∶1.1,第三次拉伸所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参见图5)拉伸比为1∶1.2,第四次拉伸所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参见图6)B″″拉伸比为1∶1.2,第五次拉伸所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参见图7)拉伸比为1∶1.3,
3、冲孔:冲孔:用冲孔模及液压设备冲切步骤2所得带法兰边的筒形件B的筒底,得零件C;(参见图8);
4、整形切边:用整形切边模具对步骤3所得的零件C进行整形,并对法兰边冲切至符合需要的尺寸得到衬套(参见图1)。
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其转角处R(参见图1)不会有应力集中和出现裂纹,从而提高了衬套的使用寿命。
当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不花费创造性的劳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能够作多种变化,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但是,这种变化显然应该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8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