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流动的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47391.5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励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10 | 分类号: | C08L77/10;C08K7/14;C08L83/04;C08L23/06;C08K3/00;C08K5/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201109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流动 耐高温 尼龙 复合材料 | ||
1.一种用于制备快速流动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组分:
耐高温尼龙树脂20~84.9重量份,
流动改性剂0.1~10重量份,
其中所述耐高温尼龙树脂选自熔点为290~330℃之间的半芳香尼龙,且所述半芳香族尼龙由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与4~12个碳原子的二元胺及6~24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尼龙共聚而得到;
所述的流动改性剂选自硅酮类化合物、褐煤酸衍生物、或高分子蜡类润滑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芳香族尼龙选自尼龙6T/66、尼龙6T/6,尼龙6T/1010、尼龙6T/1212,尼龙6T/612、尼龙6T/610、尼龙6I/66、尼龙6I/6、尼龙6I/1010、尼龙6I/1212、尼龙6I/612、尼龙9T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酮类化合物选自超高分子量聚硅氧烷及其复合物;
所述褐煤酸衍生物选自褐煤酸酯、褐煤酸蜡、褐煤酯蜡、褐煤酸蜡多元醇酯的烯化氧加合物和褐煤酸蜡的烯化氧加合物;和/或
所述高分子蜡类润滑剂选自聚乙烯蜡系列、氧化聚乙烯蜡、聚丙烯蜡、高分子蜡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填充物或增强物10~40重量份,优选20~35重量份、和/或
阻燃剂5~20重量份,优选8~18重量份、和/或
抗氧剂0.001~10重量份,优选0.01~5重量份、和/或
成核剂0.001~10重量份,优选0.01~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物选自滑石粉、云母、玻璃微珠、石墨、二硫化钼、二氧化硅、粘土或其组合;
所述增强物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纺纶纤维或其组合;
所述阻燃剂选自溴系阻燃剂、次膦酸类阻燃剂或耐高温红磷阻燃母粒;
所述抗氧剂选自铜盐和含卤素的化合物、亚磷酸酯化合物、受阻酚类化合物、受阻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是,所述铜盐选自醋酸铜、碘化铜或其组合,含卤素的化合物选自碘化钾、氯化钾、磷酸钾、氯化钠、磷酸钠、次磷酸钠或其组合;亚磷酸酯化合物选自抗氧剂168、抗氧剂626、抗氧剂439、抗氧剂H10或其组合;受阻酚类化合物选自抗氧剂1098、抗氧剂1010、抗氧剂2246、抗氧剂1076或其组合;受阻胺类化合物选自N,N’-六亚甲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抗氧剂DNP、抗氧剂4010或其组合;和/或
所述成核剂选自酰胺类有机物、长碳链羧酸盐,所述盐选自钙盐、钠盐或其组合。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制得的快速流动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的熔融流动速率在20~35g/10min之间,所述熔融流动速率为在325℃,2.16kg的压力下,10分钟内流经直径为2.09mm的毛细管的重量克数;
并且它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参数相对于未添加流动改性剂的耐高温尼龙的下降幅度不大于15%;
所述机械性能包括按ISO 527-1,2-1993标准测得的拉伸强度,按ISO178-2003标准测得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所述热性能为ISO 75-1,2-2001标准测得的热变形温度。
8.一种快速流动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用偶联剂处理0.1~10重量份的流动改性剂,得到偶联产物;
(b)步骤(a)得到的偶联产物与20~84.9重量份耐高温尼龙树脂混和,所得混合物造粒得到所述快速流动耐高温尼龙;
或是包括如下步骤:
(A)用偶联剂处理0.1~10重量份的流动改性剂、5~20重量份阻燃剂、0.001~10重量份抗氧剂、0.001~10重量份成核剂及其它适用的助剂的混合物,得到偶联产物;
(B)步骤(A)得到的偶联产物与20~84.9重量份耐高温尼龙树脂混和,所得混合物挤出造粒,在挤出过程中加入10~40重量份填充物或增强物,得到所述快速流动耐高温尼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73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刺参配合饲料添加剂的配方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单晶炉的柔性水冷金属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