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成像的预处理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46989.2 | 申请日: | 200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田勇;姚斌;胡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宁;梁永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成像 预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信号的处理方法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成像的预处理方法与可以实现该方法模块。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医疗影像设备只能提供人体内部的二维图像。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维图像去估计病灶的大小及形状,以此“构思”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何关系,这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而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由一系列二维图像重构出三维形体,并在终端显示出来。因此不仅能得到有关成像物体直观、形象的整体概念,而且还可保存许多重要的三维信息。由于超声成像较CT、MRI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以及操作灵活等明显优势,因此超声三维成像势必会在医学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开展超声领域中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有两种获取三维超声体数据的方法:一种是利用现有的二维超声诊断设备,结合某种定位机械,获取一系列空间位置已知的二维组织超声图像,进而以离线方式获取三维体数据;另一种是利用二维面阵探头发射金字塔形体积超声束,从而获得实时的三维体数据。
三维体数据的可视化已有比较成熟的方法,但是超声图像特有的斑点噪声成为影响成像效果、进而制约其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三维超声体数据是由一系列超声图像组成的,而在超声图像形成的过程中,距离小于波长的反射点的反射回声相互干扰,由此便形成了斑点噪声。它的存在会掩盖图像特征,干扰观察和分析。若不对其进行处理,而直接以这样的体数据进行三维成像,其视觉效果是无法令人接受的。预处理的目的就是对超声体数据进行滤波或平滑,从而抑制噪声,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可视化,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从而发挥三维超声成像的优势。
专利文献US005409007A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超声成像中的斑点伪像的滤波器(Filter to Reduce Speckle Artifactin Ultrasound lmaging)。该专利提到的预处理方法简述如下:对超声图像(扫描转换前,即DSC前)的每一个像素,取以之为中心的5点菱形模板,计算这5个像素的灰度中值,以此取代中心像素的原灰度值,如图1和图2所示。
上述专利技术的缺点是不能直接用于三维,即使将其扩展到三维并对模板尺寸进行调整,要么噪声仍很突出,要么成像结果变得模糊,始终无法兼顾平滑和细节。因此,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这些缺点,提供一种在不损失细节的前提下进行超声体数据平滑的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超声成像预处理方法,包括:计算步骤,用于计算在以每个体素为中心的半径为R的邻域内、以当前体素为中心的线段的均匀程度,以便从中选取N条最均匀的方向线作为2N个切线矢量,并且从中选取一条最不均匀的方向线作为法线;当对所有体素计算完毕后,即可得到一个多值矢量场;以及平滑步骤,对每个体素用其法线所代表的最大不均匀度作为梯度,先对整个梯度数据以半径为r的邻域进行一次均值滤波;若当前体素均值滤波后的梯度小于预定阈值,则计算其邻域的灰度均值并赋给所述当前体素;否则,沿着多值矢量场在所述当前体素位置的2N个方向上分别行进,其中每一步后又产生2N个分支,由此生成一个树形结构,计算树上的所有体素的灰度均值,赋给所述当前体素;所有体素计算完毕后,即完成了整个体数据的平滑。其中2N个切线矢量为N条方向线的两端的指向。其中R为1,r可取1或2,对于三维超声图像N为2,对于二维超声图像N为1,所述预定阈值可取分割背景与物体的经验值。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超声成像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向线的不均匀度V按照下式来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6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照明异构设备的资源代理器
- 下一篇:一种辊轧模量具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