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硫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5587.0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2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永铨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硫灯。
背景技术
微波硫灯,以微波作为能源,经波导腔传输至谐振腔并使微波在谐振腔内发生谐振,待微波能量达到等离子体的激发能量时,即将设在谐振腔内的灯泡中的发光物质硫从原子状态激发为等离子状态,并在硫从等离子态回复形成硫原子时发生能量跃进,从而产生连续光谱。由于这种新型光源具有节能,使用寿命长,光色好和污染小等优点,故其极受人们欢迎,前景广阔。
如图1所示,现有的微波硫灯,包括有以下几个部分:硫灯灯泡2和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5,用于传输微波的波导腔3,用于容纳硫灯灯泡的微波谐振腔1。上述磁控管5的微波输出部5插入设置在由下腔体3.1和上盖3.2连接而成的波导腔3的内部,在波导腔3的上盖3.2的中部设有一向上突起的波导短截线匹配3.4,而其前端部向上开有一个与微波谐振腔1相连通的微波辐射孔3.3,灯泡2由装在其下部的灯柄2.1支撑并由风扇10的驱动电机6驱动,以在硫灯工作时使硫灯灯泡2和谐振腔1散热,上述微波硫灯工作过程如下:
当接通电源后,磁控管5产生微波并由其输出部5.1向波导腔3输出微波,微波通过微辐射孔3.3进入微波谐振腔1并在其内产生谐振,待谐振微波能量达到足以将灯泡2内的硫激发成等离子态时,硫灯灯泡2的硫即被激发,并在其回复为硫原子时产生并发射,连续光谱(发光)。但是,现有的微波硫灯往往存在灯泡点不亮或多次才能点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微波硫灯灯泡存在的点不亮或需经多次才能点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微波硫灯,以使其能够一次点亮并正常发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波硫灯,由磁控管、上盖和下腔体组成的,微波波导腔、硫灯灯泡和容纳灯泡的微波谐振腔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构成微波波导腔的上盖上的波导短截线匹配结构是开设在上盖顶部的缝隙。
一种微波硫灯,由磁控管、上盖和下腔体组成,微波波导腔、硫灯灯泡和容纳灯泡的微波谐振腔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微波谐振腔,其内壁上设有耦合天线。
由于这种由缝隙构成的波导短截线匹配产生的特别阻抗可使微波传输产生附加反射,从而抵消负载灯泡所产生的反射,使微波更多的传输到灯泡上。
而上述微波谐振腔,由于其内壁上设有耦合天线,故能使进入谐振腔的微波能够更好地发生谐振,并使微波能量很好地达到硫原子等离子激发所需的能量,从而将灯泡很快的点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现有微波硫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微波硫灯的微波谐振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微波硫灯的波导腔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现有技术:
1谐振腔 2硫灯灯泡 2.1灯柄
3波导腔 3.1下腔体 3.2上盖
3.3微波辐射孔 3.4波导短截线匹配
5磁控管 5.1磁控管的微波输出部
6电机 10风扇
本发明部分:
3.4’波导短截线匹配 1.1耦合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创作人根据技术方案具体制作了如图2所示的微波谐振腔,其特征在于,在谐振腔1的内壁与灯泡2水平中心等高的位置处,设置了一耦合天线1.1,从而改善了谐振性能,缩短了灯泡点亮的时间。
本创作人还根据技术方案,对现有微波波导腔的上盖作了技术改造,取消了原来固接在上盖面上的块形波导短截线匹配3.4,而在上盖顶面上开设了一个呈狭缝形的波导短截线匹配3.4’,这不仅简化了波导短截线匹配的制作,还改善了波导腔的微波传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5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