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式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源供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42328.2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庆;陈雅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0 | 分类号: | H01R35/00;H01R35/04;H01R31/06;H02M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连接器 使用 电源 供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电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可携式电子装置由于具有轻薄短小以及可随身携带的特性,已是多数人不可或缺的配备。常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笔记型计算机等。这些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内置的电池以提供操作所需的电力,一旦电力不足时,使用者可将电源供应装置(例如AC/DC电源转接器(Power Adapter)或充电器(Charger))的交流插头插入家庭或办公室墙壁的电源插座,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而直接使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或进一步充电于其内部电池中。
请参阅图1,其为传统电源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电源供应装置1具有本体11、第一电源连接部件12以及第二电源连接部件13。其中,本体11内部设有一电路板组件(未图示),该电路板组件具有电源转换电路,以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另外,本体11的第一侧面110具有一第一插座111,该第一插座111具有多个导电端子112,该导电端子112的一端与本体11内部的电路板组件电连接,而导电端子112的另一端则凸设于插座111的凹部113。
第一电源连接部件12的一端与本体11内部的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且具有一第一插头120以及一电源线121。该第一插头120可插置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接收孔。第一电源连接部件12用于将本体11所转换的直流电提供至可携式电子装置。另外,第二电源连接部件13具有一第一插头130、一电源线131以及一第二插头132,其中第一插头130可插拔地固定于本体11的插座111,且其内部的导电端子可与插座111的导电端子112电连接。第二插头132则可与一外部交流电源连接,例如与壁面的交流插座连接,以用于接收外部交流电源所提供的交流电。
当欲以电源供应装置1对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充电时,则只要将第一电源连接部件12的第一插头120插接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接收孔,并将第二电源连接部件13的第二插头132插接于一外部交流电源后,即可以接收外部交流电源所提供的交流电,并经由本体11内的电路板组件转换成直流电后,再经由第一电源连接部件12的电源线121以及第一插头120而对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供电。
虽然传统电源供应装置1的第二电源连接部件13可插拔于本体11侧面的插座111上,但仍有不易收纳以及较占收纳空间等缺点。此外,若旅行于不同国家时,由于各国所适用的插座规格不同,因此第二电源连接部件13的第二插头132并无法通用于所有国家,若额外采购适用其它国家的第二电源连接部件13以方便替换时,则同样地仍有电源线收纳不便的问题产生。另外,当电源供应装置1因使用空间的限制而需贴附于例如壁面时,则第二电源连接部件13的电源线131会使本体11旋挂于空中,如此容易因意外施力于电源线131而使本体11与第二电源连接部件13分离,造成电源供应中断或对电源供应装置1以及被供电的可携式电子装置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2,其显示另一种传统电源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解决电源线收纳问题以及减少电源线的使用,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具可插拔电源连接部件的电源供应装置2。如图2所示,传统具可插拔电源连接部件的电源供应装置2同样地具有本体21、第一电源连接部件22以及第二电源连接部件23,其中本体21以及第一电源连接部件22的结构与功能与图1所示的本体11以及第一电源连接部件12相似,在此不再赘述,但第二电源连接部件23则以一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通称“鸭头(DUCK HEAD)”,以下以标记23代表)取代。该电连接器23具有壳体230以及多个导电端子231,其中该壳体230具有一延伸部232,且该导电端子231部分设置于延伸部232内,且部分凸出于壳体230外。导电端子231固定地嵌设于壳体230,且延伸部232构架为可插拔于本体21的第一侧面210的插座211内,使延伸部232内的导电端子与插座211的导电端子212电连接。
虽然,电连接器23可以解决电源线收纳的问题,但由于电连接器23的导电端子231固定于壳体230上,若壁面的电源插座附近的使用空间较为狭小时,则电源供应装置2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插置于壁面的电源插座,且无法改变与调整导电端子231的方向以便于与壁面的电源插座插接,造成了使用的不便与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2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