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纤碱减量废水的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0297.7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申素琴;段亚峰;盛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祥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C02F1/52;C07C6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215228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纤 碱减量 废水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纺织行业化纤碱减量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深、碱量高的特点,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生物降解性能差。碱减量是化纤纺织品染色不可缺少的工艺流程,它是利用氢氧化钠处理聚酯织物,在较高温度下使织物表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降解。化纤碱减量工艺产生大量高PH值的工业废水,COD含量超过9000mg/l,其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二钠、乙二醇及部分低聚物,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如果对该化纤碱减量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给污水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和负担,同时企业也要付出高额的污水处理费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作成本。
多年以来,为了能够实现纺织印染废水的达标排放,回收利用废水中的化学物质,人们进行了多种化纤碱减量废水治理的研究和试验,开发出多种化纤碱减量废水处理工艺,其中主要的是利用中和、厌氧处理结合的方式,或者中和后添加入三价铁盐的方法进行光氧化方式处理,有效降低其含氧量和沉淀物含量。但由于污水排放量大,单位污水处理的成本较高,很多纺织企业由于企业利润率低,而化纤碱减量废水处理成本较高,现有技术无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因此根本无法实现所有污水的达标排放。
现有技术中还有很多对化纤碱减量废水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和回收利用的工艺,例如对苯二甲酸的提取利用工艺。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对苯二甲酸而进行化纤碱减量废水的回收利用其经济效益得不偿失。
如何开发一种简单有效,成本低廉而又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化纤碱减量废水处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并又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化纤碱减量废水的处理工艺,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处理成本,节约设施和处理工序,还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综合治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化纤碱减量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处理步骤如下:先在化纤碱减量废水中加入无机酸进行中和,然后经沉降后进行过滤分离,从分离后的沉淀物中提取对苯二甲酸,沉淀物泞干得到固体存放物,过滤分离得到的污水滤液与染色污水混合后进行净化预处理。
该化纤碱减量废水的处理工艺具体的处理步骤如下:先在化纤碱减量废水中加入无机酸,调节至pH值3~4,然后放入沉降池沉降,沉淀物经栅格过滤分离后提取对苯二甲酸,提取对苯二甲酸后的沉淀物经过夹制泞干后的固体存放物作为化工厂回收利用原料,经栅格分离后的污水滤液与染色污水混合进行净化预处理,然后进行普通净化处理。
其中对苯二甲酸的提取步骤和工艺为:将沉降池中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分离得到含有对苯二甲酸的清液,清液经过滤除杂后浓缩,对苯二甲酸结晶析出,回收烘干,得到对苯二甲酸。
所述的无机酸可以选自硫酸、盐酸或硝酸。
所述的混合净化预处理后得到的废水控制到PH值降为7-8,COD含量降到700-800g/L。
该化纤碱减量废水的处理工艺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将处理用化学药剂的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只需要加入调节pH值的硫酸,调整到可以回收对苯二甲酸的程度,然后利用自然沉降方式,有效的将化纤碱减量废水中的析出物和固体物进行沉降分离,发明人发现,加入无机酸后调节pH值在3~4的范围内,化纤碱减量废水中的对苯二甲酸大量析出,但如果此时对对苯二甲酸进行回收和提纯,需要占用很大的场地并且成本很高,绝大多数的固体沉积物也会发生沉降,经过加酸和沉降后的化纤碱减量废水中的固含量可以降低到2~4%左右,色度可以降低80%以上。但该废水的酸度仍然很高,如果直接进行处理会消耗很多的化学药剂,如果将该酸性废水和碱性染色废水进行混合预处理,可以同时节省两种废水的药剂消耗量,并降低两种废水的COD含量。
经过混合预处理后的废水的固含量、酸碱度和COD含量居能满足市政污水处理所需的标准,因此经过混合净化预处理的废水可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普通净化处理。而综合处理的工序和成本将大大降低,能为纺织企业节省大量的污水处理费用。
提取对苯二甲酸后的固体物中还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可以将该固体物作为化工厂原料进行回收处理,不仅能够减少对该固体物处理的设备和资金投入,还能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祥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未经吴江祥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0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