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36888.7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义海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9/14;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蓉;刘守正 |
地址: | 330096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急性 湿疹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亚急性湿疹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病,在我国是一类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包括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刺激及精神和神经作用,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肠寄生虫病、消化不良、急性风湿病、糖尿病、贤病、肝病,都可引发湿疹的产生。湿疹一般分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又分为湿热型和血风型。临床一般采用西医手段,如激素类药物医治,虽然有效,但长期使用导致皮肤变薄,生长迟缓、色素沉着,甚至导致机体激素分泌絮乱等不良反应。而中医认为湿疹是由风、湿、热邪蕴阻肌肤而成,病虽形之于外而实根于内,内湿蕴久化热湿互结是病之本,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原则。当前市场上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内服中成药有:湿毒清胶囊,主要治疗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消风止痒冲剂主要用于治疗丘疹样荨麻疹;血毒丸可治疗多种皮肤冷热病,但丸剂制备操作繁难,且不易控制成品的主药含量和溶解时限。而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中成药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专门针对急性、亚急性湿疹病症,研制一种原料来源充足且价格低廉,质量容易控制的国家药典颁布的常用药材为原料,制成的纯口服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生地黄散”为基础,博采古今各医家用药之长,结合医院皮肤科多年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经验广纳诸方方义化裁而成。根据中医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清风的原则,选用野菊花、黄芩、生地黄、连翘等组成。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野菊花40-58份 黄芩28-36份 连翘28-36份
地黄28-36份 赤芍18-24份 牡丹皮18-24份
当归18-24份 茯苓皮28-36份 甘草7-12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野菊花40-46份 黄芩30-35份 连翘30-35份
地黄30-35份 赤芍20-24份 牡丹皮20-24份
当归20-24份 茯苓皮30-35份 甘草8-12份
本发明药物有最佳重量配比是:
野菊花44份 黄芩32.5份 连翘32.5份
地黄32.5份 赤芍22份 牡丹皮22份
当归22份 茯苓皮32.5份 甘草10份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取黄芩碎成25mm的粗片,加入10倍量沸水中,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放冷后滤过,滤液加热至60℃,用盐酸调节PH值为1-2,并保温30分钟,放置过夜,滤过,沉淀水洗至PH4-5,低温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即得黄芩提取物,备用;
(2)取野菊花、当归、连翘、丹皮混合后加8倍量水,浸泡4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小时,收集挥发油,其水提取液及药渣留用。取挥发油6倍量的β-环糊精,溶于80倍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60℃,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挥发油,再搅拌一小时,冷藏(4-10℃)过夜,滤过,沉淀低温干燥,粉碎,过80目筛,即得β-环糊清包结物,备用;
(3)取其余四味药加水8倍量,煎煮两次后,加入上述提取挥发油的药渣再共同煎煮一次,煎煮时间为每次一小时。合并三次水煎液,加入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50℃测),加入处主中总生药量的6%的糊精,加热溶解后喷雾干燥,即得水提物干粉,备用;
(4)取黄芩提取物,β-环糊精包结物与水提物干粉加入15g甜菊素和适量辅料混匀。
以上生产方法的确定,是基于组分中九味中药的特点而选定的。其中:野菊花为中君药,其主要化学成份为倍半萜、野菊花三醇、野菊花内酯、黄酮类化合物。其煎剂对于多种皮肤真菌,疱疹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因其成分中的挥发油和酚性成份在煎煮过程中几乎完全损失,因此,宜采用提油水煎综合法的工艺,以保证其化学成分的提出。
黄芩为方中臣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其浸膏和煎剂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近十种皮肤真菌有抗菌作用。现多将黄芩粗提物代替黄芩使用,因此,工艺中采用单独提取黄芩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义海,未经李义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6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掩蔽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