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沫塑料夹心砖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5881.3 | 申请日: | 2006-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邹高万;孙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晶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6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塑料 夹心 | ||
所属领域:
泡沫塑料夹心砖属于建筑材料砌块类。
技术背景:
泡沫塑料是目前最轻质、保温而又来源广阔的材料。建筑上多用来做内墙、外墙的保温贴层。将泡沫与混凝土结合起来,制造出既轻质保温、又有足够强度的砌块是近年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名称为“一种墙体保温砌块”的99222701.1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空心砖中加塞泡沫塑料的产品,已经应用。专利申请200610094828.3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为外壳的泡沫塑料夹心砖,它那外壳纵、横的加强筋结构即保证了与泡沫的结合强度、又减少了重量,但是仍然存在有热桥效应。而不存在热桥效应的产品如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见《泡沫塑料加工成型》104~105页(化学工业出版社)。它是利用燕尾槽镶嵌结构将泡沫与煤灰混凝土空心砖结合起来。这种燕尾槽结构在实际的应用中极易产生尖角应力而导致泡沫或是混凝土的裂纹现象,影响了砖的质量和墙体的强度,因此没有推广起来。如果能有消除产生尖角应力的镶嵌结构将泡沫与混凝土空心砖结合起来,就不会导致泡沫或是混凝土的裂纹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产品就会被推广了。
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砌块的新产品,它的镶嵌结构能将泡沫与混凝土牢固地结合起来,不会产生尖角应力会导致泡沫或是混凝土的裂纹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它是由两个混凝土外壳将泡沫塑料夹心夹在中间构成的,外壳与夹心是下述带圆角的镶嵌结构之一:鸽尾槽形状、圆拄形状、椭圆形状。有突出的隼与凹进的槽形构成砌块与砌块间镶嵌组合的结构。两个外壳之间有金属丝拉筋连接。外壳之一有有空心结构。外壳有加强筋结构。
有益效果:
它应用在建筑物的外墙体砌筑中比现有技术使混凝土与泡沫的结合更牢固,更方便砌筑。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圆角的镶嵌结构图。
图2是单层外壳的泡沫塑料夹心砖三向视图。
图3是单排空心孔的泡沫塑料夹心砖三向视图。
图4有榫槽镶嵌结构双排空心孔的泡沫塑料夹心砖三向视图。
实现方法:
泡沫塑料夹心砖的制造方法和结构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制造方法:
1、首先制造塑料泡沫夹心。用挤出法或模压法,按照所要求的塑料泡沫的比重先制造成泡沫夹心的形状。预留出与外壳镶嵌的加强筋、带圆角的鸽尾槽、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空间。
2、制造夹心砖摸具。
3、制造混凝土料。水泥混凝土料按照所用的填料有:①水泥、沙石混凝土料。②水泥、陶粒混凝土料。③水泥、膨胀珍珠岩混凝土料。④水泥、硅藻土混凝土料。⑤水泥、飘珠混凝土料⑥水泥、塑料泡沫混凝土料⑦水泥、煤灰混凝土料⑧水泥、煤灰混凝土料。或石灰、石膏、煤渣混凝土。
4、在造型机上或生产线上,将泡沫夹心放入摸具中,然后填加混凝土料。震动捣实,插入金属丝筋。
5、待混凝土凝结后抽出空心的摸件,拆摸。
6、在潮湿的环境中养生。
二、夹心砖的结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7、图1带圆角的镶嵌结构图。图中A是椭圆形镶嵌的示意图。内墙外壳1、外墙外壳2与泡沫塑料夹心3是椭圆形镶嵌的结构。B是鸽尾槽形镶嵌的示意图。内墙外壳6、外墙外壳5与泡沫塑料夹心4是有圆角的鸽尾槽形镶嵌结构。C是圆形镶嵌的示意图。内墙外壳8、外墙外壳7与泡沫塑料夹心9是圆形镶嵌的结构。D是一种伸长了的圆形镶嵌的示意图。内墙外壳10、外墙外壳12与泡沫塑料夹心11是伸长了的圆形镶嵌的结构。
8、图2是单层外壳的泡沫塑料夹心砖三向视图中,内墙外壳20、外墙外壳16与泡沫塑料夹心14是带圆角的鸽尾槽形状镶嵌结构。有内墙的带圆角的鸽尾槽13,与外墙的带圆角的鸽尾槽15。外墙外壳16上有钩缝口17。内墙外壳20上有砌灰口18。凸台19是为了砖体保持稳定而设置的。
9、图3是单排空心孔的泡沫塑料夹心砖三向视图。图中,内墙外壳21、外墙外壳26与泡沫塑料夹心24镶嵌结构是圆形的。外墙外壳26由金属丝拉筋25与内墙外壳21连接起来。内墙外壳21上有单排空心孔结构22和砌灰面23。外壳有横向加强筋27。
10、图4是有榫槽镶嵌结构双排空心孔的泡沫塑料夹心砖三向视图。图中,内墙外壳32、外墙外壳38与泡沫塑料夹心36是带圆角的伸长圆形的镶嵌结构29。外墙外壳38上有凸榫28和凹槽37。内墙外壳32上有双排空心孔结构33。外壳上还有凸榫30和34、凹槽35和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晶,未经孙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5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告警信息缓冲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叠加式广告彩铃的实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