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熔胶打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4320.1 | 申请日: | 200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毅军 |
主分类号: | B05C5/04 | 分类号: | B05C5/04 |
代理公司: | 大连新技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卫义 |
地址: | 116021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胶打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熔胶打胶机,特别适用于船舶、汽车、建筑、化工、机械等行业现场密封、充填、灌注密封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99231078.4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双组份打胶机”,该打胶机采用以主泵、副泵、升降机、混合器、打胶枪等组成的双组份打胶机,以压缩空气作动力,自动秤重确定组成比例、自动混胶,并由打胶枪以高压充填或涂覆在工件上。又如专利号为02268056.X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新型双组份打胶泵”,该打胶机的双组份打胶泵以A组份胶泵、B组份胶泵两个独立单元分别固定在行程相同的两个气缸上,通过横梁连接,气缸、电器控制箱及液压站固定在底座上而组成。上述两种打胶机都采用空气泵,以压缩空气作为输送动力,压力小、胶料温度低、粘度大,胶料流动性差,导致打胶机工作效率低;而且附加设备多,操作及维修困难。
另外,专利号为200320120400.3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三组份打胶机”,采用柱塞泵较之空气泵,其工作压力及效率相对有所提高,但其控温加热压盘的温度范围只限于在环境温度至120℃之间连续调整,进入柱塞泵内的胶料温度仍然偏低,直接影响了打胶机的工作效率;而且同样存在附加设备较多,操作及维修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螺杆泵的热熔胶打胶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熔胶打胶机,包括用于加热胶料的物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物料槽内设置有搅拌推进器,该推进器的一端连接有皮带轮及其传动轴;推进器的另一端、物料槽出料口装配有螺杆泵,螺杆泵的出口装有保温喉管及打胶枪。
上述搅拌推进器采用螺旋搅拌推进器,在皮带轮及其传动轴的带动下,搅拌推进器旋转,物料在物料槽内也随之旋转,通过物料槽出料口将物料输送给螺杆泵,经螺杆泵加压后挤出到打胶枪。上述搅拌推进器为左、右旋螺纹均可。
上述热熔胶打胶机的螺杆泵的出口与保温喉管之间设有三通接头,该三通接头与物料槽之间设有旁通溢流阀。当打胶机螺杆泵工作压力过大或者流量过大时,过量的物料可经旁通溢流阀回流到物料槽内,实现打胶枪挤出的热熔胶流量稳定。
上述螺杆泵由装配在外套管内的定子及转子组成,定子与外套管焊接在一起,并打磨平整光滑,该螺杆泵能够正、反方向旋转。
上述热熔胶打胶机的组成零部件,如搅拌推进器、螺杆泵等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在180°±15°的高温环境下仍可正常运行,扩大了打胶机的使用范围,解决了现有打胶机工作温度低的问题,降低了胶料粘度,提高了胶料流动性。
本发明所介绍的热熔胶打胶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该热熔胶打胶机与螺杆泵一体组合,不仅附加设备少,操作及维修简单,而且大大提高了打胶机的工作压力及效率。
2、该热熔胶打胶机的组成零部件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在180°±15°的高温环境仍可正常运行,提高了打胶机的工作效率。
3、该热熔胶打胶机连接有旁通溢流阀,不仅实现了挤出的热熔胶流量稳定,而且当压力过大或流量过大时物料可以回流到物料槽,实现了物料的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皮带轮;2、传动轴;3、万向接头;4、搅拌推进器;5、螺杆泵;6、渐缩管;7、三通接头;8、旁通溢流阀;9、保温喉管及打胶枪;10、物料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包括用于加热胶料的物料槽11,其物料槽10内设置有螺旋搅拌推进器4,该搅拌推进器4的一端连接有皮带轮1及其传动轴2;搅拌推进器4的另一端、物料槽10出料口装配有螺杆泵5,螺杆泵5的出口装有渐缩管6,渐缩管6的出口端依次装有三通接头7和保温喉管及打胶枪9。三通接头7的接口连接有旁通溢流阀8,旁通溢流阀8的另一端连接到物料槽10上。当压力过大或流量过大时物料经旁通溢流阀8返回到物料槽10内,实现挤出的热熔胶流量稳定。上述传动轴2通过万向接头3与搅拌推进器4连接。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非实质性改进,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毅军,未经韩毅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4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只读光学信息存储介质的记录方法和再现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