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机的地脚滑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0663.0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2 | 分类号: | F24F1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机 地脚 滑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机,尤其是增加强度的除湿机的地脚滑轮。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除湿机包括:构成左右两侧面及上面的外观,且前面、后面和底面开放的机壳1;由设置在机壳1内部的蒸发器2和冷凝器3构成的进行除湿作用的热交换器4;对循环于蒸发器2和冷凝器3的冷媒进行压缩的压缩机10;设置在热交换器4的前方或后方并产生送风力,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到机壳1的内部之后再排放到室内的送风扇5a和电机5b;设置在机壳1的前面,使流经热交换器4被除湿的空气排放到外部的形成有格栅的前面板7;设置在机壳1的底面,且安装有压缩机10以及接水桶11的底座8;支撑电机5b的同时,为了将送风扇5a的旋转而被吸入到机壳1内部的空气引向前面板7的的格栅的方向,在中央形成有孔部的机架6:对除湿过程中产生于热交换器的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11。
在底座8的上侧设置有划分安装压缩机10的区域和容纳接水桶11的区域的隔板9;在隔板9的上侧设置有接收从热交换器4下落的冷凝水并引向接水桶11的同时,支撑机架6的排水盘13。在底座8的下侧设置有方便移动除湿机的地脚滑轮20。
在除湿机机壳1的后面上部设置有过滤被吸入到除湿机内部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的过滤器19。
对如上现有技术的除湿机来讲,当驱动电机5b时,送风扇5a开始转动,室内的空气从除湿机的后方流经过滤器19而被吸入到机壳1的内部,在流经热交换器4的同时进行除湿,之后依次经过机架6的孔部和前面板7的格栅而从前方被排出。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除湿机的地脚滑轮20的结构为:包括两个可转动的轮体21和可插入连接轴将两个轮体21连接在同一轴上的护板23,护板23呈半圆形,护板23的底面24呈平面状,位于轴的附近。当承重量较大的机器时,由于地脚滑轮20的应力分布不集中,因而承重不足容易发生护板23的底面24断裂的情况,影响机器的正常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地脚滑轮的受力分布,增加强度的除湿机的地脚滑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湿机的地脚滑轮,包括两个可转动的轮体和可插入连接轴将两个轮体连接在同一轴上的护板,护板的底面为沿着轮体移动方向,两边薄中间厚的凸面结构。
所述凸面结构为拱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除湿机地脚滑轮的护板为凸面结构设计,根据拱桥原理,能明显的改善地脚滑轮的受力分布,不会发生断裂,保证机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简易内部构成图。
图3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地脚滑轮分解立体图。
图4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地脚滑轮的护板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除湿机的地脚滑轮的护板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除湿机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是相同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所以不再叙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是除湿机的地脚滑轮不同,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一种除湿机的地脚滑轮,包括两个可转动的轮体21和可插入连接轴将两个轮体21连接在同一轴上的护板25,护板25的底面26为沿着轮体21移动方向,两边薄中间厚的凸面结构。所述凸面结构为拱形。
根据拱桥原理,除湿机地脚滑轮为凸面结构设计,能明显的改善地脚滑轮的受力分布,增加地脚滑轮的强度,保证除湿机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在的实施例中,相同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可以轻易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0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的多弯曲部及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接线板的安全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