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剩余氨水蒸氨工艺管道及塔体堵塞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9595.6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门洪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10 | 分类号: | C01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剩余 氨水 工艺 管道 堵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化企业剩余氨水蒸氨工艺中造成管路及蒸氨塔的堵塞。
背景技术
在焦化企业剩余氨水蒸氨工艺的操作过程中,为分解剩余氨水中的固定铵盐需添加工业碱溶液(NaOH溶液)。在剩余氨水和工业碱溶液混合后,工业碱溶液中含有的微量Ca2+和Mg2+置换剩余氨水中固定铵盐的NH4+,生成固定钙(镁)盐。该类固定盐附着于加碱后的管路或蒸氨塔中造成结垢,使管路和蒸氨塔堵塞最终造成停产。
对于该类堵塞的现有处置方法:
方法1:化学酸洗法,需对全系统停工处理、成本高、效率低,腐蚀设备、洗涤废液处理污染环境;
方法2:机械或人工去除法,全系统停工进行塔体及管路拆卸清除、成本高、效率低;
方法3:电磁(或永磁)除垢器法,不用停工、一次投入成本高、固定盐沉淀于后续管路或系统中、耗电(永磁除垢器不耗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依据该类固定钙(镁)盐附着成垢速度快的特性(加入工业碱后实际测定成垢时间≤20秒),在进入塔体设备前提取该类固定盐,避免固定盐进入管路和蒸氨塔内及后工序设备中造成堵塞。
利用该方法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在为蒸氨塔输送剩余氨水的泵后、进塔前的管路上设置两个(组)并联槽体,槽体内附填料或折流板,一开一备,使工业碱和剩余氨水在槽体内混合(或工业碱和剩余氨水在槽体前3米内混合),槽体容积需保证混合液在一个(组)槽体内流动时间必须大于20秒。此种方法使垢附着于槽体内的填料和折流板上,方便倒换使用和处理,避免生产系统的整体停工,且处理费用低。
天津市天铁冶金集团焦化厂实例:剩余氨水处理量40吨/小时,原使用化学酸洗法处理费用约2万元/月.次,现加槽体直径DN500mm,高1000mm,两个并联立放,一开一备,处理费用100元/月.次。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该方法在进塔前的管路上设置固定盐提取装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9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氧化铜或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板式捕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