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以及侦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7501.1 | 申请日: | 200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压 侦测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尤指一种利用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或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来侦测电池电压准位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可携式的电子装置中,如数字相机、笔记型计算机、手机等等,电池是不可或缺的组件。然而,电池所输出的电压准位,会随着电池使用时间增加而逐渐下滑。由在电子装置内的组件可能会因为电池所提供的电压不足而造成损坏,一般电子装置内会设计一套防护机制(如自动关机),其可在电池所提供的电压准位低在一最低容许值时启动,以避免损坏电子组件。
图1是现有的侦测电池电压准位的电路示意图。图中,是通过一电压源Vdd及分压电阻R1、R2及R3,产生出三个不同的参考准位V1、V2及V3,其可形成四个准位区间,即大在V1、V1~V2、V2~V3以及小在V3。再利用三个比较器11、12及13,分别将电池的输出电压VBAT与这三个参考准位相比较,由比较结果便可得知目前电池的输出电压位在哪个准位区间。图1是以三个参考准位为例,实际上亦可使用更多的分压电阻及比较器,以产生更多的参考准位及准位区间。
然而,图1的电路需要使用多个比较器及分压电阻,硬件成本较高,且若要产生精确的参考准位,分压电阻值需能精确控制。由在电阻值容易受制程、温度等因素影响,不易精确控制,因此图1的电路难以精确侦测电池的电压准位,连带对在电池准位是否已低在最低容许值就容易误判,造成过早或过晚启动防护机制,而影响电子装置的效能或甚至造成组件损坏。此外,在图1电路中,若要调整参考准位,需要从硬件电路上调整分压电阻值才能达成,实作上也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及其侦测方法,可精确地侦测电池的电压准位,如此可避免电子装置的防护机制的误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及其侦测方法,可利用电子装置的数字讯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原本具有的模数转换器或数模转换器来进行侦测,以节省硬件成本。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及其侦测方法,可对侦测时所用的参考电压准位进行弹性设定,且设定时无须再调整硬件。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包含:一模数转换器,用以根据一电池的一输出电压,输出一对应的数字讯号;以及一微处理器,耦接至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以根据所述数字讯号,判断所述电池的一电压准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包含:一数模转换器,用以根据一设定讯号,输出复数个参考准位;一比较电路,耦接至一电池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用以比较所述电池的一输出电压与所述些参考准位,输出一比较讯号;以及一微处理器,耦接至所述比较电路,用以根据所述比较讯号,判断所述电池的一电压准位。
在再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方法包含:将一电池的一输出电压转换为一对应的数字讯号;以及根据所述数字讯号判断所述电池的一电压准位。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方法包含:根据一设定讯号输出复数个参考准位;比较一电池的一输出电压与所述些参考准位,输出一比较讯号;以及根据所述比较讯号判断所述电池的一电压准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侦测电池电压准位的电路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池电压准位的侦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7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