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氢氧自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6898.2 | 申请日: | 2006-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茂森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高温 裂解 自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氢氧自燃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次性供给启动热能运转时微能耗的将水裂解成氢氧混合气体出喷口自燃的能源供给系统。
现有技术
迄今为止,水解氢氧只限于电解方法,这是成本昂贵能耗巨大不具实用价值的方法。为了改变这种不计生态成本违背自然规律的悲剧现象,发明人按照“大自然闭路循环”理论,总结了多年研究的经验,从95年至今获得了多项关于高温裂解氢氧燃烧的专利,如:燃料高温燃烧方法(95112056.5)和一种顶烧式高温裂解污水有机物垃圾锅炉(ZL00205731.X.)。这些新的技术方法,是在锅炉中低能耗地将(H2O)污水、有机物垃圾,分别“高温裂解”成氢氧混合气体和常温可燃气体,用氢氧混合气体和常温可燃气体取代了传统的石油、煤、天然气,在化合中发生热能---动能---机械能的转换并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做功;上述发明虽然取代了“传统的用石化能源转换热能的方法,但在其氢氧(化合)燃烧时必须由明火伴燃,使装置运转程序复杂并消耗一定的化石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更安全、无噪音、全自动、出喷口自燃的高效储热高温裂解系统。
本发明的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氢氧自燃装置是由高效储热高温裂解装置和集成电路供控水装置及导热装置构成。
本发明的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氢氧自燃装置是由高效储热高温裂解装置和集成电路供控水装置及导热装置构成。
所述的高效储热高温裂解装置,它是外由耐高温绝热材料隔热保温层,内由耐高温材料制作的由多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组合的高温裂解装置及在中空柱体中间中设有的吸储热金属储槽构成。
其中耐高温绝热材料隔热保温层是带上盖桶形隔热保温桶,在其外壳是非金属的硬质壳体制成;在保温桶的上部设入水管的预留孔,在上盖设热电偶和喷火口的预留孔及导热装置的导热管的出入预留孔。
其中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是由中间的设上下出入口由特种耐高温金属制成的螺旋盘管式膜具和内外柱形模具组合后,由耐高温材料浇筑烧结成的;还可以由设上下出入口的由特种耐高温金属制成的上下往复折返串联管式膜具和内外柱形模具组合后,由耐高温材料浇筑烧结成的上下往复折返串联管式中空柱体;
其中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在其最内层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顶部的螺旋盘管入口与集成电路供控水装置的出水管相连,该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的底部出口在底部与其外层的多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底部的入口相串连;在多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顶部的上出口设有并联组成的氢氧自燃喷火口。
所述的吸储热金属储槽是由多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底部封闭套接的空间空隙形成的多个储槽。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供控水装置,是由设在高效储热高温裂解装置内的多个热电偶与有压力传感器控制的供水电磁阀构成。
本发明的导热装置是由固定在隔热保温桶上盖的出入管口与设在多个吸储热金属储槽顶部的U型换热管口相串连,保温桶上盖的出入管口与储热水桶的出入管口相连构成;
本发明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氢氧自燃装置是这样连接的:
本发明的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氢氧自燃装置是由高效储热高温裂解装置和集成电路供控水装置及导热装置构成。
所述的高效储热高温裂解装置,它是外由耐高温绝热材料隔热保温层,内由耐高温材料制作的由多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组合的高温裂解装置及在中空柱体中间中设有的吸储热金属储槽构成。
其中耐高温绝热材料隔热保温层是带上盖桶形隔热保温桶,在其外壳是非金属的硬质壳体制成;在保温桶的上部设入水管的预留孔,在上盖设热电偶和喷火口的预留孔及导热装置的导热管的出入预留孔。
其中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是由中间的设上下出入口由特种耐高温金属制成的螺旋盘管式膜具和内外柱形模具组合后,由耐高温材料浇筑烧结成的;还可以由设上下出入口的由特种耐高温金属制成的上下往复折返串联管式膜具和内外柱形模具组合后,由耐高温材料浇筑烧结成的上下往复折返串联管式中空柱体;
其中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在其最内层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顶部的螺旋盘管入口与集成电路供控水装置的出水管相连,该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的底部出口在底部与其外层的多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底部的入口相串连;在多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顶部的上出口设有并联组成的氢氧自燃喷火口。
所述的吸储热金属储槽是由多组螺旋盘管式中空柱体底部封闭套接的空间形成的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茂森,未经林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6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腔模壳构件
- 下一篇:基于麻花辫网格的低复杂度联合信源信道变长译码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