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苯择形歧化反应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17849.2 | 申请日: | 200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荣;谢在库;孔德金;李为;陈庆龄;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40 | 分类号: | B01J29/40;B01J29/48;C07C6/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苯 择形歧化 反应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苯择形歧化反应制对二甲苯催化剂。
背景技术
甲苯歧化反应是工业上常见的反应之一,它能将甲苯转化成应用价值更高的苯和二甲苯,其中二甲苯产物是其三个异构体的平衡组成混合物,价值最高的对二甲苯仅占24%。因此有人提出择形歧化的新工艺,使反应体系选择性地生成对二甲苯。常规的甲苯歧化催化剂以丝光沸石为主活性组分,由于丝光沸石孔道直径较大,对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起不到择形化的效果。自从70年代初ZSM-5被合成以后,由于它对烷基化、异构化、歧化、选择裂化和由甲醇合成汽油等反应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被广泛重视。ZSM-5沸石10元硅氧环构成孔道体系,具有三维孔道。ZSM-5沸石的孔径特点允许分子直径为0.63纳米的对二甲苯迅速扩散,而分子直径为0.69纳米的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扩散系数低的多。在甲苯歧化反应体系中,各物种在ZSM-5孔道中的扩散系数存在如下关系: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这一事实意味着对甲苯歧化反应进行择形化选择的可能性,即可获得二甲苯产物中远远高于热力学平衡浓度的对二甲苯异构体含量。但是由于外表面酸性位对从孔道内扩散出来的富对位产物无选择性的异构化反应速度远远比歧化速度快,使最终产物很快达到平衡组成。虽然有研究表明,在高空速及低转化率的条件下,采用大晶粒的ZSM-5也能得到一定的择形性,但是没有实用价值。综上所述,对ZSM-5的外表面进行修饰是有必要的。
文献美国专利US5367099、US5607888、US5476823中,提出了对ZSM-5分子筛结构的修饰,即减小孔口尺寸和屏蔽外表面酸性活性位,制备选择性甲苯歧化催化剂。实现的方法是选用具有热分解性质的大分子化合物,通过一定的方法沉积在分子筛外表面,再通过高温处理,将这些大分子化合物热分解,转化为惰性涂层,屏蔽分子筛外表面的酸性中心,同时也一定程度地缩小了孔口尺寸。这样的表面改性处理大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对二甲苯选择性。
在美国专利US5365003中叙述使用异位选择化过程,它是先采用沸石、有机硅或者还加上粘接剂的混合物在捏和机上成型,焙烧得到聚结物。遇到改性步骤多,焙烧有大量的硅油分解而无法沉积到催化剂中分子筛表面。由于实际工业上使用的分子筛催化剂在固定订反应器使用都需要用粘接剂将分子筛细小晶体颗粒粘接在一起加工成一定的外型大颗粒后才能应用。分子筛晶体颗粒及粘接剂间会形成孔径大于ZSM-5分子筛微孔(<7A)的中孔孔道(>20A)。这些中孔孔道起着将反应物或产物在催化剂内部与反应器气相间的传送作用,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决定作用,在以往的文献与专利中却未给予应有的重现与研究,限制了催化剂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为了达到催化剂高对二甲苯选择性,催化剂分子筛表面经惰性表面涂层处理,覆盖外表酸性和缩小分子筛微孔孔径。
中国专利00119772.X报道的贵金属改性的甲苯选择性歧化催化剂在氢型ZSM-5分子筛上负载选自钌、铑、钯、铼、铂或金中的至少一种贵金属元素0.005~5%,以及非强制性负载选自铬、镍、钼、钨、锑、铋中的至少一种元素。而催化剂中粘结剂采用二氧化硅或氧化铝为9~75%。虽然贵金属改性的氢型ZSM-5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提高甲苯选择性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但贵金属改性的分子筛催化剂会造成较严重的甲苯加氢和脱烷基副反应,而降低产物对二甲苯的产量。因此,贵金属改性不是提高甲苯选择性歧化反应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理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以往技术中催化剂活性相对降低、且与苯/对二甲苯产物组成比相矛盾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甲苯择形歧化反应催化剂。该催化剂不仅具有有利于反应物甲苯反应转化而达到高的反应催化活性,同时,不会造成甲苯加氢和脱烷基副反应,从而降低产物中苯与对二甲苯比例;因此,经适当硅改性修饰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高的对二甲苯选择性,能提高对二甲苯产量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甲苯择形歧化反应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a)45~95%粒径为0.3~6微米、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20~120的ZSM-5分子筛;
b)0.01~30%选自镁、铁、锌、钼、铋、磷、镧或铈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或其氧化物;
c)3.5~55%的粘结剂;
d)1~25%的二氧化硅惰性表面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7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蒙脱土/Y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海鲜类食品冷藏嵌入式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