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松线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7560.0 | 申请日: | 200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根民;金波;应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 |
主分类号: | D05B47/00 | 分类号: | D05B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林雪 |
地址: | 20110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剪线综合送料缝纫机的松(挺)线机构。
背景技术
当缝纫机需要进行自动剪线动作时,为了保证缝线能够顺利地被剪线刀剪断,必须要求在剪线的同时缝纫机的夹线机构松开,达到挺线(松线)的目的,但有时缝纫机的夹线机构不能及时松开,缝线不能被剪线刀剪断,影响缝纫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挺)线机构,使缝纫机的夹线机构能在需要的时候顺利的松开。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缝纫机松线机构,包括电磁铁及其接头、拉杆、挺线杠杆、挺线拉杆、松线板及夹线板,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电磁铁接头相连,另一端与挺线杠杆相连,当电磁铁的芯棒吸合或复原时,带动电磁铁接头运动,与其相连的拉杆也跟着运动,拉杆带动挺线杠杆绕挺线杠杆轴转动,其转动再带动松线拉杆运动,同时固定在松线拉杆上的松线板做微小转动,进而压住松线钉,松线钉再顶起另一块松线板,这样就使得两块夹线板之间产生空隙,从而达到松线或回复到夹线的目的。
所述拉杆为可以为钢丝拉杆。
本发明通过电磁铁、拉杆、松线杠杆、松线拉杆及松线板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夹线板能够及时松开及复原,避免了夹线机构不能及时松开而影响剪线的状况发生,本发明产品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缝纫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夹线调节螺母 2-夹线螺母止动板 3-夹线簧
4-松线板A 5-夹线板 6-夹线调节螺钉
7-过线座 8-夹线器板 9-松线钉
10-松线板B 11-挺线拉杆 12-挺线拉杆弹簧
13-螺母 14-盖形螺帽 15-E型档圈
16-挺线杠杆轴 17-挺线杠杆 18-挺线杠杆轴螺母
19-钢丝拉杆 20-电磁铁接头 21-弹簧
22-电磁铁固定螺钉 23-电磁铁座螺钉 24-垫圈
25-夹紧螺钉 26-垫片 27-电磁铁座
28-挺线电磁铁 29-阶梯螺钉 30-夹线器板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及图2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缝纫机松线机构,包括电磁铁28及其接头20、钢丝拉杆19、挺线杠杆17、挺线拉杆11、松线板4、10及夹线板5,电磁铁通过电磁铁固定螺钉22与电磁铁座27相连,电磁铁座27通过电磁铁座螺钉23与机壳(图中未画出)相连,电磁铁接头20通过弹簧21及垫片26与电磁铁28相连,所述拉杆19的一端通过夹紧螺钉25及垫圈24与电磁铁接头20相连,另一端与挺线杠杆17相连,挺线杠杆17围绕挺线杠杆轴16转动,挺线杠杆轴16通过六角螺母13、挺线杠杆轴螺母18及E型档圈15固定,挺线杠杆16与挺线拉杆11相连,松线板A10通过六角螺母13和盖形螺母14与挺线拉杆11进行固定连接,挺线拉杆11上设有挺线拉杆弹簧12,松线板A10上装有阶梯螺钉29,松线板A10固定在夹线板器8上,夹线板器8通过螺钉30固定在机壳上,夹线调节螺母1、夹线螺母止动板2、夹线簧3、松线板B4、夹线板5、夹线调节螺钉6依次固定在夹线板器8上,夹线板器8上还装有过线座7。
当控制箱发出松线信号时,挺线电磁铁28的芯棒吸合,带动电磁铁接头20朝右运动,使钢丝拉杆19也朝右运动,钢丝拉杆19再带动挺线杠杆17绕挺线杠杆轴16转动,其另一端的转动再带动挺线拉杆11向后运动(远离操作者的方向),挺线拉杆11因与松线板B10固定连接,因此松线板B10也就绕阶梯螺钉29小幅转动,松线板B10就压住松线钉9,使松线钉9朝前运动(朝操作者方向),松线钉9再顶起松线板A4,使两块夹线板5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达到松线的目的。
当控制箱发出停止松线的信号时,挺线电磁铁28的芯棒复原,处于不吸合的状态,使电磁铁接头20朝左运动,带动钢丝拉杆19也朝左运动,挺线杠杆17复原,挺线拉杆11靠挺线拉杆弹簧12复原,再使松线板B10复原,松线钉9不受压,使夹线簧3能够复原,松线板A4压紧夹线板5,回到夹线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未经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7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