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风式除尘器的芯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6399.5 | 申请日: | 200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闵叶;项阳;孙培雷;杜坤杰;王善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107 | 分类号: | B04C5/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20033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式 除尘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风式除尘设备,尤其是一种旋风式除尘器的芯管装置。
背景技术
旋风除尘器主要用于分离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由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除尘效果好,故在工业设备中作为辅机而广泛被使用。旋风除尘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除尘效率与阻力,效率的提高与阻力的减低有着可观的环保与节能的效益。
普通旋风除尘器是由进气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等组成,气流有沿外壁由上向下旋转运动的外涡旋,还有少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旋转气流在锥体底部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形成内涡旋,最后从排气管流出。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将粒子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除尘效率不高,尤其是对微小粉尘的分离效果不是最理想;2、内壁磨损;3、二次扬尘以及提高除尘效率带来的阻力损失增大等问题。
因此,进一步提高旋风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尤其是对微小粉尘的分离效果的提高,以及减轻内壁磨损、消除二次扬尘、降低由于提高除尘率而带来的阻力损失增大等问题,就成为旋风式除尘器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攻关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能进一步帮助旋风式除尘器提高除尘效率、减轻内壁磨损,又能消除二次扬尘等缺陷的辅助装置。
这种旋风式除尘器的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内芯管件1-1、下阻旋板1-2、外芯管1-3、上阻旋板1-4构成的芯管组件1;所述的芯管组件1中,其外芯管1-3的上下管体上设有螺旋槽1-5,两端分别置有翼状上阻旋板1-2和下阻旋板1-4,管体表面设有切向竖状槽孔1-7;所述的内芯管1-1则穿置在外芯管1-3的管腔中,并由端部的倒锥部、带有通孔的外芯管壁通过定位螺钉固定悬置在外芯管1-3的管腔中,将外芯管1-3分隔为两级分离腔。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用于旋风式除尘器的芯管装置,与目前多种旋风式除尘器相比较,其优点是:
1、加装的芯管装置,实现部分细小颗粒的除尘,提高除尘效率;
2、小于分离直径的细尘随内旋气流运动流向内旋中心涡核的低压区,采用带导引气流且除微尘的芯管装置,通过二级筒体切向竖状槽孔和外芯管的螺旋槽结构,使气流有序流动,可起到降低阻力与捕获细小颗粒的作用;
3、在芯管装置中,上阻旋板起到固定上端芯管装置的作用,并阻止气流进一步向上旋转,使排气管阻力有所降低;下阻旋板起到固定下端芯管装置的作用,同时阻止气流往下进一步旋转而产生卷吸已降落到灰斗内细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芯管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旋风式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管装置 1-1内芯管 1-2下阻旋板 1-3外芯管 1-4上阻旋板 1-5螺旋槽 1-7切向竖状槽孔;2、排气管 3、外筒体 3-1外筒体上构件 3-2外筒体下构件 4、内筒体 4-1内筒体上构件 4-2内筒体下构件;5、支撑钢条;6、粉尘通道;7、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这种旋风式除尘器的芯管装置,它是为提高现有旋风式除尘器的工作性能而提出的一种除尘芯管装置,这种旋风式除尘器的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内芯管1-1、下阻旋板1-2、外芯管1-3、上阻旋板1-4构成的芯管组件1;所述的芯管组件1中,其外芯管1-3的上下管体上设有螺旋槽1-5,两端分别置有翼状上阻旋板1-2和下阻旋板1-4,管体表面设有切向竖状槽孔1-7;所述的内芯管1-1则穿置在外芯管1-3的管腔中,并由端部的倒锥部、带有通孔的外芯管壁通过定位螺钉固定悬置在外芯管1-3的管腔中,将外芯管1-3分隔为两级分离腔。
上述芯管装置通过二级筒体切向竖状槽孔和芯管螺旋槽的结构,使气流有序流动,可起到降低阻力与捕获细小颗粒的作用。
当芯管装置用于旋风式除尘器时,其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除尘的气流由进气口7进入内筒体4以后,由于进风口7所正对着的内筒体上构件4-1上层布置的沿气流旋转方向成60度夹角的竖状槽孔,上层以中心线为起始顺时针80度角范围内设置着至少10个竖状槽孔4-3,使最初浓度高的气固两相流中较大固体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率先捕获到夹层结构内,以减小进口周缘壁面的磨损,并让它们顺着夹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灰斗;进入内筒空间的含尘气体随后顺着内筒的内壁向下旋转运动,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气流中的细小颗粒随气流流经设于内筒体上构件和上筒体下构件上的竖状槽孔,部分细小颗粒排入内外筒体间的夹层;与此同时,径向速度及中心低压使在锥体底部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形成的内涡旋携带部分带有更为细小粉尘,就会在旋转的同时沿着芯管组件1管壁上设置的切向竖状槽孔1-7进入外芯管内腔。由于设于外芯管上的螺旋槽起到导引内旋气流有序旋转的作用,内芯管将芯管装置的外芯管内分隔为具有独自除尘作用的上下两级,每级都有切向竖状槽孔,上级部分位于内旋气流速度快的排气口处,使高速旋转的内旋气流中部分气体沿切向竖状槽孔流入芯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除去的细小粉尘沿内芯管内壁落入灰斗,气流然后再沿切向竖状槽孔或上部端口流出;下级部分位于内旋气流速度快的下筒体锥体处,使高速旋转的内旋气流中部分含细尘气流沿切向竖状槽孔流进芯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除去的细小粉尘沿外芯管内壁落入灰斗,气流然后再沿切向竖状槽孔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6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接入点的PIN码修改方法及蓝牙网络系统
- 下一篇:弹性导电布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