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和发送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11937.1 | 申请日: | 200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状态 报告 传输 方法 发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背景技术
WCDMA(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的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从98年开始到现在,WCDMA系统的技术规范已经走过了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这几个阶段,目前关于Release 7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开始实施,与此同时,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研究也已经开始逐渐成为标准化工作的新热点。
LTE从系统框架到物理层都将是全新的,LTE旨在为用户提供更高速率、更好性能的服务。目前LTE中的UTRAN被称为E-UTRAN(evolved 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
在EUTRAN系统中,RLC层下移至基站,RNC取消,aGW(接入网关)位于核心网。与UTRAN系统不同的地方包括:UTRAN系统中的RLC分割是静态或半静态的,如AMD PDU是等大小的,而在EUTRAN系统中,RLC层的分割是基于即时的信道质量的,即分割是非等大小的。
EUTRAN系统用户面的协议栈架构与UTRAN系统用户面的协议栈架构不同,其不同之处如附图1、附图2所示。
图1是UTRAN系统用户面的协议栈架构,UTRAN系统中的RLC层位于RNC,MAC层中MAC-d实体位于RNC,MAC-hs实体位于基站。
图2是EUTRAN系统用户面的协议栈架构,EUTRAN系统中UE(用户设备)的协议栈包括:PHY(物理层)、MAC(媒质接入控制层)、RLC(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ENodeB的协议栈包括:PHY(物理)层、MAC(媒质接入控制)层、RLC(无线链路控制)层。aGW通过PDCP与UE进行通信。
在UTRAN系统中,RLC层AM模式RLC实体模型如附图3所示。
图3中,RLC发送实体的接收面接收来自RLC接收实体的状态报告,并根据状态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数据的删除及重传,重传的数据及新数据经RLC发送实体的发送面发送。
上述状态报告是由定时器触发的,即UTRAN系统针对RLC层的状态报告设置有定时器Timer Status Periodic,该定时器由高层配置,并在RLC实体建立时启动,当这个定时器超时后,RLC状态报告将被触发。
由于UTRAN系统中的RLC层与MAC层分别位于不同的网络实体:RNC及NodeB,因此,RLC层与MAC层之间的信息交互要经过Iub接口,这样,RLC层与MAC层之间的信息交互不可避免会存在时延,从而直接的导致定时器的定时值需要设置的较大,以避免状态报告的冗余发送。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UTRAN系统中生成RLC层状态报告与定时器的超时有关,如果在传输过程中RLC状态报告丢失,则只能在定时器下一次超时时,才能够再次生成状态报告。生成状态报告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使发送端的数据不能及时的删除及重传,这样,既占用了发送端的缓存,又增加了数据重传的时延,影响了业务质量。
EUTRAN系统的系统构架是全新的,如何能够及时检测到RLC层状态报告的丢失,即如何能够及时的生成RLC层状态报告,使RLC层状态报告能够及时传输至发送数据的发送端,对提高发送端缓存利用率、减少数据重传时延是非常重要的,EUTRAN系统中的RLC层状态报告的生成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和发送端设备,通过及时生成状态报告,使状态报告能够及时传输至接收状态报告的接收端,以提高接收端缓存利用率、减少数据重传时延,从而完善了EUTRAN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包括:
a、发送状态报告的发送端根据接收端返回的信息判断包含状态报告的传输块是否正确传输至接收端;
b、发送端在确定包含状态报告的传输块没有正确传输至接收端后,重新触发状态报告,并传输至接收端。
所述步骤a包括:
发送端MAC层根据接收端返回的信息在确定包含RLC层状态报告的传输块已经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且该传输块仍然没有被正确接收时,通知RLC层;
RLC层接收到通知后,确定RLC层状态报告没有正确传输至接收端。
所述步骤a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1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