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SB接口规范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09726.4 | 申请日: | 200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陈镇;陈玄同;刘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67 | 分类号: | G06F11/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接口 规范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USB接口规范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待检测计算机与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直接解析数据中所具有的标志内容以实现对计算机的USB接口规范检测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许多人开始希望自己的计算机都能够具有更多更强大的功能,其中通过在计算机上扩充许许多多设备就是一种常见的作法。使用者为了扩充设备,于是乎便开始面临到一些安装和设定上的困难,对许多人造成挫折。因此,一种基于解决上述设备扩充时所遭遇问题的概念便开始被实现,这就是所谓的USB规范。
USB规范,所强调的是一种可以让外围设备在计算机上随插即用的概念,因此只要计算机以及所有的设备彼此之间都能够符合USB的规范,便可以很轻易的被扩充至计算机上,使用者不再需要担心进行计算机扩充时所可能发生的任何安装和设定上的问题。
为了确保计算机符合USB规范的定义和功能,通常在计算机生产在线会有特别针对USB接口(USB Port)部分进行检测的阶段,检测的目的在于确认计算机中的USB接口可以符合预期的性能,当然在实际进行性能检测之前,生产在线的检测系统必须要先能够确认USB接口的规范(即一般所说的版本),才能够在检测时执行对应USB接口规范的检测程序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功能的检测,来获得正确的检测结果。
过去在USB接口规范的检测上,通常是使用从计算机中传输大量的数据到辅助检测的设备上,然后通过计算传输速度的方式来进行USB接口规范的判断。然而,此种通过数据传输速度来检测的方法容易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差异,如:计算机主机板架构、中央处理器负载情况、驱动程序执行状况…等等,而且这些干扰因素往往又都是交互影响的,所以可能会造成某些时候在检测USB接口规范时产生误判的情形。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检测USB接口规范的缺失,此方面提出一种更为精确而有效率的方法来解决在计算机生产在线对USB接口规范的检测工作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USB接口规范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可排除现有技术中利用数据传输速度的计算来检测USB接口规范时所受到的其它干扰因素,达到使检测结果更为精确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USB接口规范检测系统,包括有计算机及设备两端,计算机中执行有设备应用程序模块,设备中则具有设备固件模块,通过将待检测USB接口(USB Port)规范的计算机与设备的USB接口电性连接后,便可通过设备应用程序模块与设备固件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使设备应用程序模块得以直接解析自设备读取的数据格式,并根据数据所具有的同步段落字段来决定计算机所具有的USB接口规范。
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SB接口规范检测方法,则包含下列步骤:电性连接计算机与设备的USB接口;执行USB初始化并建立计算机与设备间的管道;通过计算机的设备应用程序模块经由管道写入数据至设备的写入缓冲区;然后通过设备的设备固件模块将数据自写入缓冲区中转换复制到读取缓冲区中;设备应用程序模块再通过管道自读取缓冲区中重新读取数据至计算机中;此时设备应用程序模块于数据在管道中传输时解析该重新读取的数据以取得其所具有的数据格式;及根据数据格式中所包含的同步段落字段,识别计算机所具有的USB接口规范。
采用本发明能够直接解析数据格式并根据数据所具有的标志内容来决定计算机所具有的USB接口的规范,改善现有通过数据传输速度的计算来检测时所造成的判断不精确问题。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与实作,兹配合图示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计算机与设备的USB接口实体连结示意图;
图1B为图1A完成USB初始化的USB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备应用程序模块与设备固件模块间交互运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设备应用程序模块的数据传输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5A为符合USB接口规范的第一数据格式实施例示意图;
图5B为符合USB接口规范的第二数据格式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5:USB接口 10:计算机
11:设备应用程序模块 12:USB主控制器
13:USB根集线器 14:USB总线驱动程序
15:设备驱动程序 20: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9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