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电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07091.4 | 申请日: | 2006-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7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健;李世锋;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中健;李世锋;王菊 |
| 主分类号: | A61B5/117 | 分类号: | A61B5/117;A61B5/0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14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特征 身份 识别 技术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依靠个体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技术称为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身份识别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常用的生物识别有虹膜、掌指纹、脸相及DNA等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心电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
背景技术
人类生命过程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心脏都在不停的跳动,这是我们肉眼可以在胸部看见的机械活动,这种机械活动的实质是在心肌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的,心肌电活动肉眼看不到,却可以检测到,通过心电图机记录下来,即为心电图。心电图具有特异性,正如我们每个人的长相、手纹不同一样,每个人的心脏电活动在空间各个方向上也是不同的,反映在心电图各个导联上的波形就不一样。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历史,至今仍有广阔应用前景。一份同步12导联心电图包括标准导联:I、II、II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及胸导联:V1、V2、V3、V4、V5、V6。一个人一次正常的心动周期心电图包括P-QRS---T---U波群。
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房间传导束、房室结、His束、右束支和左束支(后者又分出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Purkinje纤维组成。正常心电图实际上就是电兴奋沿上述系统传播,引起心房肌和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生物电记录。
典型的正常心电图每个心动周期由一组波形组成:
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
QRS波: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的过程。
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为心室的晚期复极波,其波向与QRS波的主波方向一致,但在V1导联中可不一致。正常在QRS波主波方向向上的导联中,T波高度应>R/10,(胸导联>R/8)。正常形状是圆滑而有个顶端,前后支不对称,即后支回基线较快。
U波:在T波之后与T波方向一致的小波,在V3导联最明显,儿童心率较快常不易看清楚。一般认为U波代表心室激后电位。亦有认为代表Purkinje纤维细胞复极终末的电位变化(Purkinje细胞动作电位时间较一般心室肌为长)继T波后一个微小的波。正常U波并不是每一个导联中都明显易见,往往在胸导联V2V3中较明显,一般不超过T波的一半。
发明内容
根据已有技术,心电图常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各种心血管疾病,但目前尚未有利用心电图来识别个人身份。我们提出一种新的身份识别技术,利用心电图波形的唯一性及稳定性原理对个体进行身份识别。心电波形识别有两个突出优点:1心电波形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至今还找不出两个心电波形完全相同的人,不仅人与入之间不同,就是同一个体的12导联的波形也有明显的差别。2、心电波形有很强的稳定性,从成人起,在无特殊的心脏疾患时,心电波形的总体形态特征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一个人心电图由12个导联的P波、QRS波、T波、U波、S-T段及P-R间期、Q-T间期组成,一个导联由向上、向下、双相、无偏移及不同的时间等30个特征点组成,一个心动周期应由一个导联的30个特征点乘以12个导联,即30×12=360特征点(详见附图1),因此每个人心电图具有唯一性和特征性,这些特征对身份识别有重要意义。
随着一个人成长、衰老(除外突发心脏疾患及操作过程中电极安放位置不同等情况),心电图波形有形态、时限、电压的改变,其中时限、电压会随时发生变化,影响心电图波形特征点的识别,但形态变化较少或基本不变,尤其表现在肢体导联I、II、aVR导联和胸导联V1、V5导联,成年后(18岁)基本不发生变化,据此通过对有关人员存有的心电图前后图形对比,即可快速识别其本人身份。
附图说明
目前身份证、医保卡等各类型卡,其背面图案基本上起一种装饰作用,芯片内容少,信息量少。我们设想设计新型身份证、医保卡等各类卡,正面按原设计图样,背面图案及芯片中存入本人12导联心电图波形(详见附图2),通过肉眼或机器可将芯片内的心电图放大直读,据此可快速识别其本人身份。(详见附图3、4)
附图1为一个人一个心动周期12导联心电图波形的总特征(360个)。
附图2为一个人一份12导联心电图波形全图。
附图3为身份证背面,机芯片内含心电图信息。(正面为原设计图样)
附图4为医保卡背面,机芯片内含心电图信息。(正面为原设计图样)
具体实施方式
将新研发内有心电图波形的各类卡与现场采集的心电图比对,进行身份识别。适用于:(1)、用于机场、海关、边境及大型聚会、运动会的安全检查;(2)、用于研制新的身份证,作为身份证面部识别的补充;(3)、对毁容、整形、多胞胎或脸形相似者识别身份;(4)、各级警察机关快速识别犯罪嫌疑人身份,并成为最可靠、最有说服力的铁证,可以起到震慑犯罪,保障社会安定的作用;(5)、各类保险公司对投保人身份的识别;(6)、各类医疗保险机构对参加医保人员身份的识别;(7)、对参加慢性病、工伤鉴定者身份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中健;李世锋;王菊,未经李中健;李世锋;王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7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