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统艾灸光谱复制技术的复合光谱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2357.6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B18/0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鄂长林 |
地址: | 066004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统 艾灸 光谱 复制 技术 复合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统艾灸光谱复制技术的复合光谱治疗仪器。
背景技术
灸法,是采用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灼腧穴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长时期来,临床上与针法配合应用,故合称“针灸”。《灵枢·官能》篇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指出灸法的重要作用。
艾的性能,据《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由于艾叶性质的温暖,所以能振扶气阳,能通行诸经,调理气血,辛主散寒,苦主燥湿,故以此作为施灸的燃料。此外,艾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燃烧时火力温和,能直透皮肤、肌肉的深处,若以其他物品代替,则往往使人灼痛难忍,而且效果也不如艾绒的显著。
不同的艾绒对皮肤刺激的感觉也有区别,优质绒,燃烧速度较缓,在皮肤上的热感是由轻至重达到灼痛缓慢地进行,温热时间长,热渗透力较强,因此疗效较好。劣质绒燃烧速度快,感觉即温则痛,渗透力较弱。
不同的艾会有不同的灸疗效果,不同的艾绒对皮肤刺激的感觉也有区别,优质绒,燃烧速度较缓,在皮肤上的热感由轻至重达到灼痛缓慢地进行,温热时间长,热渗透力较强。因此疗效好。劣质绒燃烧速度快,感觉即温则痛,渗透力较弱,所以历来针灸家强调应用祈艾和陈艾。
从工程角度看,艾灸就是一个具有特定光谱的热(光)源,这种热(光)源主要特点是穿透能力较强,透入人体组织较深。
众所周知:在光谱中,波长760毫微米到400微米一段称为医用红外线,根据波长不同又可分成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两部分。波长760毫微米到1.5微米,这段波长的红外线穿透能力强,透入人体组织较深,并且有明显的光电作用和光化学作用,一般来讲,穿透深度达到10毫米以上。波长1.5微米到400微米,这段波长的红外线穿透能力较弱,只能透入人体组织0.5~2毫米,远红外照射能引起分子和分子中的原子旋转或振动加强,引起分子动能的改变,从而产生热。
用现代技术手段复现传统中医艾灸是一个吸引人的研究课题。也是发明专利的热点问题。有关灸(灸疗)方面的专利主要为两类:一类是电子灸、激光灸和光电灸;另一类是红光治疗仪和红光烧伤治疗仪。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①没有明确传统艾灸热辐射特性与现有专利技术中发光器的热辐射关系,没有定量给出两者的相似关系和发光器光谱谱段;②红光治疗仪采用滤光液对红光反射和吸收,红光使用效率低,滤光液升温会出现气泡,使红光输出功率不稳定;③发光器采用低电压供电(比如:5v,或12v),不仅增加变压环节所需成本,更重要的是,供给发光器的电流太大(3-4A),连接电缆耐热性要求高,成本高。如若设计多发光器治疗仪,由于需要变压,成本会随所用发光器个数增加;④辐射到人体表面的光功率一般只是通过调整供给发光器的功率来调解;⑤发光器功率调节装置通常安装在仪器面板上,使用操作不便;⑥因为发光器发热,通常需要风扇冷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统艾灸光谱复制技术的复合光谱治疗仪,该发明可以基本复现传统的艾灸光谱,其光谱成分包含可见光、近红外和远红外复合光谱,对人体表面的幅照功率可以按恒距离(脉冲宽度调制)和恒功率(发光器与人体表面距离调解)方式调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核心控制部分为单片机,键盘、显示器的数据线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与PWM功率控制电路、红外接口和电源模块连接,工频电源与电源模块和可控硅模块连接,可控硅模块连接复合光发光器。复合光发光器采用导轨式结构,卤钨发光器的灯丝处于椭圆反射灯罩的焦点位置,反射罩可以是玻璃或金属材料,其表面镀有金、铝或铑反射膜;光学滤光片采用截止型玻璃滤光片,其透过界限波长可选择在0.6μm或0.7μm。
逻辑电路的U1和U2为NE555定时器,U1和R1、R2、C1、C2组成多谐振荡器,U2和RW、C4、C3组成单稳态触发器,U2输出的PWM功率控制信号通过三极管T1驱动固态继电器O1,固态继电器O1来调节通过卤钨灯DS1的电流大小,多路输出信号可采用多级U2、T1、O1和DS1并联的方式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2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击苍蝇拍
- 下一篇:改进的经济型耐磨塑胶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