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端控制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1890.0 | 申请日: | 200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洪孟佳;石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端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端控制系统及方法,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应用于光学量测设备上的远端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诸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幕(LCD)、行动电话背光模块等各种光源以及汽车仪表盘的产品尤其是液晶产品(以下简称为待测单元(Unit Under Test;UUT))的亮度、色度等方面的品质要求也随之愈来愈高,因此,于该类产品出货前,针对该待测单元的亮度以及色度等的测试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应地,用以测试亮度以及色度且可提供线上操作功效的色度亮度量测器即随之应运而生,一般色度亮度量测器是配置有液晶显示幕,以显示当前测量值,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读取并记录该测量值,以进行后续如数据比对及分析等操作。
但是,通过上述色度亮度量测器进行线上测试所得到的数据必须由操作人员以人工方式读取并记录,同时操作人员也必须时刻在缐操控,故,此种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取操作,是容易因操作人员的误读而造成人为疏失,如此,不但会造成测试人力的耗费,也影响测试的精度与效率;再者,该种以色度亮度量测器进行线上测试的方式是无法应用在长时间的自动量测上,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种线上测试中有许多测试需在例如Walk in chamber(进行耐久测验)的环境箱内进行的,于此种环境下操作人员在非必要时是不被允许进入环境箱内进行测试,即使操作人员进入环境箱内也无法待在环境箱内进行长时间的连续量测,使得该种以色度亮度量测器进行线上测试的方式是受特定测试场所的限制,因而大幅地缩小了该色度亮度量测器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如何提出一种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的技术,进而达到节省人力耗费、提高测试效率与精度以及扩大测试应用范围的目的,实为目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远端控制的方式进行测试处理以及数据读取操作的远端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减少人力的耗费以及避免人为疏忽,进而提升测试效率与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端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操作受特定测试场所的限制,无法达成操作人员长时间实地操作,进而造成测试操作的应用范围受局限的弊端。
为达上述主要目的及另一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用以通过具有第一数据传输接口的数据处理装置使具有第二数据传输接口的光学量测设备对待测单元(Unit Under Test;UUT)进行测试处理并将该测试处理所得到的测试数据读回以进行后续处理操作的远端控制系统,其中,该光学量测设备还具有用以储存该测试数据的储存单元,该远端控制系统是至少包括:用以电性连接该第一数据传输接口以及该第二数据传输接口以电性连接该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该光学量测设备的电性连接单元;设置于该数据处理装置中的触发模块,且用以产生一触发信号并通过该第一数据传输接口、该电性连接单元以及该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将该触发信号传输至该光学量测设备,从而使该光学量测设备对该待测单元进行该测试处理,并将该测试处理所得的测试数据储存于该储存单元;设置于该数据处理装置中的读取模块,且用以通过该第一数据传输接口、该电性连接单元以及该第二数据传输接口读取该光学量测设备的储存单元所储存的测试数据;设置于该数据处理装置中的转换模块,且用以将该读取模块所读取的测试数据的格式转换为可编辑的格式;以及设置于该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储存模块,且用以将经该转换模块转换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储存,从而供进行后续处理操作。
于本发明的远端控制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远端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以供设定该可编辑的格式、以及后续处理操作所需的功能模式与对应该功能模式的参数值且设置于该数据处理装置中的设定模块,其中,该功能模式是可为显示功能模式、统计功能模式或判定功能模式;该光学量测设备为色度亮度量测器;该电性连接单元为RS232电缆(cabl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1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中继器的蜂窝网络以及空分双工通信方法
- 下一篇:冷电子紫外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