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幻彩外观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7746.4 | 申请日: | 200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潘鑫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00 | 分类号: | B44C1/00;C23C14/35;C23C14/14;B23K26/36;G09F3/00;B44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观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徽标外观加工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可产生幻彩外观效果的徽标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大多数产品上都贴设有标识此产品品牌的徽标,且徽标设计一般以简洁及颜色鲜明为主要准则,而在现有技术中,对徽标的着色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
1.通过溅镀机,高压电击打金属靶材,使其部分金属离子脱离靶材附着在徽标的PC素材上。这种反应性溅镀只有金属光泽,没有其它的颜色效果。
2.通过印刷机,将颜色套印于徽标的PC素材上,但是此种方法虽然可以套印多种颜色,却反光能力弱,又没有金属光泽和质感。
3.通过镭射机,将设计好的徽标的图档输入镭射机的程序,通过调节镭射激光能量,气化金属层或油墨层,漏出徽标PC素材的底色,颜色单一。
可以看出,以上所述的三种方法均不能实现使徽标颜色鲜明的效果,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徽标外观效果加工方法,该徽标外观效果加工方法可使徽标产生幻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幻彩外观效果的徽标加工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结合反应性溅镀及印刷技术和激光技术,提供可产生幻彩外观效果的徽标加工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在透明的PC素材的切片上溅镀一层半透效果的金属层;
b在金属层上印刷一层油墨,并进行干燥,使其油墨部分失去透光效果;
c再以镭射的方式,从油墨面镭射,使其部分油墨和金属层气化,镭射区域会出现星点状的透光,即全透和半透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PC素材经过上述方法的加工,从非加工面观看,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颜色出现,五彩缤纷,达到幻彩的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加工素材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流程图,并配合参看图2,本发明主要流程包括:
素材10:预备一透明PC素材的切片101,该切片101的厚度为0.2MM;
溅镀20:将切片101通过溅镀机,则高压电击打金属耙材,使其部分金属离子脱离耙材附着在切片101上,形成一层半透效果的金属层201。该金属层的厚度为(0.08-0.12)um,金属层201具有金属光泽,且能达到镜面效果;
印刷30:在金属层201上利用网板配合印刷机印刷一层较为均匀的油墨面301,该油墨面301的厚度为(8-16)um,并在80°c的温度下对油墨面301进行干燥,使油墨面301失去透光效果,以使金属层201在外观上达到全反射的效果;
激光40:将设计好的徽标图档输入镭射机的程序,该镭射机的功率为(11.6-16.1)W,通过调节镭射激光能量,击打油墨面301,使所述油墨面301部分油墨和金属层201气化,则形成一激光区域401,该镭射区域401出现星点透光的效果。且该镭射区域401利用镜面金属反光效果。星点透光区域吸收各个方向的光源,反射,通过光反射效果得到幻彩的效果;
成品50:切片101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得到幻彩的外观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幻彩外观效果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结合反应性溅镀及印刷技术和激光技术,使PC素材切片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颜色出现,五彩缤纷,达到幻彩的外观效果。
2.本发明幻彩外观效果加工方法通用性好,可应用在各种徽标的加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7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