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8499.1 | 申请日: | 200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蒋丁昌;陈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华东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10;B29C45/17;B29C45/78;B29C45/26;B29C4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多色 无胶道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产品,尤其是一种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摩托车灯具电器等产品外观由以前单一规则的圆形或方形向整体异型化发展,最终客户对产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中档汽车摩托车灯具出现转向灯透镜、刹车灯透镜、回复反色器等光信号整体化,现有此类国产化产品基本依靠两次、三次加工来实现。经过多次加工后的产品质量合格率降低,影响产品结构牢固、整体性能降低,产生较多胶口料回料工作工序增加提高了产品成本,降低了产品品质还降低了生产效率。多物料模具在工作过程需要转动,所以模具设计及注塑机的要求更为精密。另外,由于多物料注塑的可变性很高,所以要达到生产顺利,符合预期理想,所有的模具设计必须与产品设计同步考虑,而且现有的双物料注塑机规格并不统一,导致模具设计时考虑的问题更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采用合理工艺进行技术调整,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同时拥有更佳的外观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利用一台双物料注塑机、一套两层叠式模具,以及中间模板装置了可作180°往复旋转的机构进行,当注塑机在进行第一次注塑,经冷却后开模;中间模板按设计作出水平式或垂直式方向转动180°,把附著在模芯内之第一注塑件转向至第二层模腔,合模后再进行共注塑工序,此方式的第一次及第二次注塑是同步注塑形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经过改进后的生产工艺与以前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对内外层左右面不同塑料颜色的产品,可取代多次加工改为一次成型。
(2)保证产品外观及产品收缩要求。
(3)采用多物料注塑模具方式在减少工序过程后,必须提高产品的功能性、美观度、并且质量稳定。在注塑时间上比传统注塑模具提高效率50%以上,减少次品或废品损耗2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利用一台双物料注塑机、一套两层叠式模具,以及中间模板装置了可作180°往复旋转的机构进行,当注塑机在进行第一次注塑,经冷却后开模;中间模板按设计作出水平式或垂直式方向转动180°,把附著在模芯内之第一注塑件转向至第二层模腔,合模后再进行共注塑工序,此方式的第一次及第二次注塑是同步注塑形式。
实施例二
同实施例一的一种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其不同之处在于利用油缸抽芯对注射位置进行定位,利用微机控制油缸抽芯分合状态时能够注射不同的位置,变换注射点达到多次注塑。
实施例三
同实施例一的一种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其不同之处在于利用热流道技术注射物料在注射过程中保持融化温度,并且利用温控系统控制内部注塑物料温度,满足注塑要求,同时利用温控系统控制模具内部油温,利用油来冷却产品,保证产品外观及产品收缩要求。
实施例四
同实施例一的一种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其不同之处在于模具使用对称双形腔设计,一个螺杆进行两次注塑(一次与二次之间利用抽芯改变注塑位置)再通过模具在塑机上对称的旋转,再次改变注塑位置进行三、四次注塑,此过程首先需要模具对称旋转机构的配合,同时依靠电脑来控制多次分段注塑的时间温度和压力。
实施例五
同实施例一的一种多物料多色无胶道成型工艺,其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加长注塑机螺杆喷嘴,注射是让喷嘴直接伸入模具进行注塑,解决了原先用流道注塑产生的冷料和冷料进入形腔产生的料纹。并且基本杜绝了胶口料,材料使用率达到了99.8%以上,单个产品在使用此工艺即可降低材料成本5%以上。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华东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华东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8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自由立体显示技术
- 下一篇:防爆沼气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