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热炉用组合式把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6125.6 | 申请日: | 200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7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化海;王勇;杨永森;王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诚冶金电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7/105 | 分类号: | H05B7/105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卫华 |
地址: | 21423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热炉用 组合式 把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热炉用的电极把持器,尤其是指一种组合式的电极把持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90%以上的矿热炉把持器采用的是锥环或压力环结构,经常发生铜瓦打弧而损坏,铜瓦寿命一般在6-8个月,参考图1,此把持器结构上的最大缺点是:(一)由于铜瓦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产生变形,而此结构把持器只能对铜瓦局部施压,铜瓦大部分接触面是由于本身的强度限制才与电极接触的,它受电极、铜瓦高温变形影响较大,从而造成铜瓦与电极接触不好而打弧,其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大,单位平均能耗高;(二)受电极变形影响大,由于电极高温变形,电极圆度下降,造成铜瓦与电极接触不良,从而导致铜瓦打弧损坏;(三)电极壳表面氧化影响铜瓦导电,由于电极壳也长期在高温下,表面非常容易产生氧化,也导致了与铜瓦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不足,解决了铜瓦打弧问题,主要创新在于改变了原有传递电能的结构形式,无需采用铜瓦,而是通过导电元件组与电极壳筋板接触完成电能传递,具体是这样实施的:矿热炉用组合式把持器,包括把持筒、电极壳,其特征在于电极壳由若干块弧板与筋板焊接而成,电极壳外部筋板两侧置有由调整螺栓和蝶簧固定连接的导电元件组,所述的导电元件组顶端由不锈钢弯板固定在把持筒法兰上,底端座于底部环上,该底部环通过吊杆固定于把持筒法兰上,导电元件组外部设有不锈钢防护套,所述的不锈钢防护套底部由插板插接在底部环上,上部固接在把持筒法兰上。
为了防止导电,不锈钢防护套与底部环间还设有一绝缘层,该绝缘层由螺栓固定在底部环上。
本发明的导电元件组与不锈钢防护套内侧底部插板间垫衬有绝缘板及耐热弹簧板,通过绝缘板防止导电元件组与防护套间的电导能,达到绝缘目的,耐热弹簧板对导电元件组有固定作用,使导电元件组不能左右移动。
为了防止炉内高温进入把持器中影响导电元件的性能,本发明在不锈钢护套与电极壳之间充填绝热材料,在导电元件组与底部环间设置高温绝热密封板。
本发明的导电元件组之间由U管实现水路连通,从导电元件组引出的铜管通过把持筒绝缘法兰与短网相连。
导电元件组通过不锈钢调整螺栓及耐热碟簧直接压紧在电极壳筋板上,将电能传递给电极,由于导电元件组与电极壳接触导电部位是筋板,且导电元件组防护套与电极壳空隙部分全部用绝热材料密封进行添充,受高温变形的影响远远小于电极壳圆弧部位,导电元件组的导电效果几乎不受电极壳变形的影响。该结构把持器中的导电元件组与电极壳的接触电阻远远小于压力环及锥环结构的把持器,加之其导电元件组不受辐射热影响,而只受传导热的影响,因此其导电性能大幅度提高,电流传递的稳定性也大幅度提高,从而导电元件组的寿命也大幅度提高,同时产品单位电耗也有一定的下降。
此结构的组合式把持器通过调整导电元件的组数及导电元件的导电面积(电流密度)可以设计不同容量的矿热炉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电极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矿热炉用组合式把持器,电极壳11由若干块弧板与筋板14焊接而成,电极壳11外部筋板两侧置有由调整螺栓和蝶簧固定连接的导电元件组2,导电元件组2顶端由不锈钢弯板5固定在把持筒法兰13上,底端座于底部环1上,导电元件组2与底部环1间设置有高温绝热密封板4,底部环1通过吊杆6固定于把持筒法兰13上,导电元件组2外部设有不锈钢防护套3,不锈钢防护套3与电极壳11之间充填有绝热材料14,不锈钢防护套3底部由插板插接在底部环1上,上部固接在把持筒法兰13上,不锈钢防护套3与底部环1间还设有一绝缘层7,该绝缘层7由螺栓固定在底部环1上,导电元件组2与不锈钢防护套1内侧底部插板间垫衬有绝缘板8及耐热弹簧板9。
导电元件组2之间由U管10实现水连通,从导电元件组2引出的铜管通过把持筒绝缘法兰13与短网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诚冶金电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诚冶金电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6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腈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整网页中栏框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