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控制光源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2919.5 | 申请日: | 200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4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控制 光源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源驱动装置,特别关于一种数字控制式光源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平面显示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中又以液晶显示器为市场的主流。随着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发展,近来业者不断地加大其尺寸,以因应实际使用的需求。例如将液晶显示器作为电视屏幕使用,而当液晶显示器作为电视屏幕使用时,使用者对于尺寸的要求乃随之扩大,换言之,若将液晶显示器作为电视屏幕使用时,液晶显示器将势必随之增大至30寸或30寸以上。然而,当液晶显示器尺寸增大时,其所使用来作为背光源的灯管数势必需要增加,以提供充足的亮度。
但,当灯管数增加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灯管的亮度容易产生不均现象,且用以驱动灯管的光源驱动装置数量将会随之增加。因为,就目前市面上一般的光源驱动装置而言,大多只能以一变压器同时驱动两支冷阴极荧光灯管,因此,对于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而言,为因应灯管数的增加,其所使用的光源驱动装置将随之增加,换言之,其制造成本也随之增加。
承上所述,一般作为背光源的灯管大多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而为了使冷阴极荧光灯管发光,一般是采用俗称为换流器(inverter)的光源驱动装置来驱动冷阴极荧光灯管。
如图1所示,现有习知的光源驱动装置1主要是包括一电流调整回路11、一振荡升压回路12、一检知回路13、及一回授控制回路14。
电流调整回路11是受回授控制回路14控制而将一来自外部的直流讯号(DC)做适当调整而输入至振荡升压回路12中。振荡升压回路12是将输入的直流讯号转换成一交流讯号并将交流讯号放大,进而提供至冷阴极荧光灯管2(光源)中,据以使冷阴极荧光灯管2发亮。此外,检知回路13是用以检知冷阴极荧光灯管2的一端的回授讯号(例如电流讯号或电压讯号),并将回授讯号输出至回授控制回路14中。回授控制回路14是可依据回授讯号的大小来控制电流调整回路11,使电流调整回路11输出一适当的电流讯号。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现有习知的回授控制回路14大多采用类比式回授控制回路。
近来,业界亦开发出利用数字控制的方式来驱动光源。清参阅图2A所示,光源驱动装置3包括一数字控制回路31及复数个振荡升压回路32。
数字控制回路31产生复数组数字切换讯号,并分别输入至各振荡升压回路32,以使振荡升压回路32产生交流讯号来驱动冷阴极荧光灯管2发亮。
再请参阅图2B所示,一般而言,振荡升压回路32是由两个电晶体321、322接收由数字控制回路31所产生的数字切换讯号来进行开、关的动作,进而控制一变压器323产生交流讯号来驱动冷阴极荧光灯管2。然而,振荡升压回路32中的电晶体321、322存在着一个特性,即,两个电晶体321、322不能够在同一时间同时是为开启的状态,如此一来将会因为短路而使电晶体321、322烧毁。而由数字控制回路31所产生的数字切换讯号可能会因为在做数字处理时发生当机而造成两个电晶体321、322同时接收到开启的讯号,而造成电晶体321、322烧毁,进而造成光源驱动装置3失效的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确保光源驱动装置能够正常的运作,实属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光源驱动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光源驱动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数字控制光源驱动装置,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光源驱动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数字控制光源驱动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光源驱动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光源驱动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数字控制光源驱动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确保光源驱动装置能够正常运作的数字控制光源驱动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29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交流变仪
- 下一篇:薄形按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