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检测外接机体种类的电子机体及其相关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1824.1 | 申请日: | 200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铭樑;蔡桂宾;林汝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王志森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外接 机体 种类 电子 及其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可检测外接机体种类的电子机体及其相关检测方法,尤指一种通过比较检测脚位的电位与预定电位以检测外接机体种类的电子机体及其相关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电子装置的趋势是质轻体薄,并且功能要愈多愈好。因应此需求,市面上的数字电子装置多以不同的外接装置来扩充周边功能。例如移动电话可外接照相模块、或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PDA)可外接数据传输模块以输出数据等,又各种数字电子装置皆需外接充电器以进行充电。而由于数字电子装置受限于体积,且同时间并不会用到多种外接功能,因此已知的数字电子装置常以单一外接端口外接不同外接装置,因此数字电子装置须具备检测外接装置的种类的能力,以正确利用不同的外接装置来扩充周边功能。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已知的数字电子装置组100。主机110包含外接端口112。外接端口112除需具备与周边元件互相通讯的协议(例如80808-bit接口、RS-232接口、或USB接口)之外,另需具备检测脚位114。如图1所示,主机的检测脚位114的一端耦接于可测模拟电压的电压计118,并通过参考电阻116连接于参考电压Vref。当已知的主机110以外接端口112连接外接装置120时,主机110的检测脚位112将耦接于外接装置120的连接端口122所包含的识别脚位124,其中该识别脚位124另耦接于识别电阻126。当已知的主机110连接外接装置120时,模拟电压计118即检测参考电压Vref于检测脚位114的分压V_test1,即可得知外接装置120所包含的识别电阻126的电阻值,进以得知外接装置120的种类。举例来说,在已知中可设计移动电话的外接照相装置所包含的识别电阻值为R1,外接充电装置所包含的识别电阻值为R2,以及外接耳机所包含的识别电阻值为R3。假设该已知的移动电话的参考电阻值为R4,则当该已知的移动电话的模拟电压计检测到其检测脚位的分压V_test1=(R3/(R3+R4)).Vref时,即可知该移动电话目前是于外接端口112连接耳机。
已知的数字电子装置可通过如上所述的机制,以检测模拟电压的方式辨认外接装置的种类。然而,此已知的机制使得数字电子装置必须以模拟脚位做为外接端口的检测脚位,且需装设模拟电压计以检测其检测脚位的电压值。如此一来,数字电子装置的成本势必上升而无法再更降低,形成生产上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以数字方式检测外接机体种类的电子机体及其相关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检测外接机体种类的电子机体组,包含主机及外接机体。该主机包含外接端口、电阻及电压比较装置,该外接端口包含检测脚位,该电阻包含第一端,耦接于该检测脚位,该电压比较装置用来比较该电阻的该第一端的电位与预定电位。该外接机体包含连接端口,耦接于该主机的外接端口,该连接端口包含识别脚位,耦接于该检测脚位。该外接机体还包含电阻电容电路,耦接于该识别脚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检测外接装置的电子机体,包含外接端口、电阻及电压比较装置。该外接端口用来连接外接机构,该外接端口包含检测脚位,该电阻包含第一端,耦接于该检测脚位,该电压比较装置用来比较该电阻的该第一端的电位与预定电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机体检测外接机体的方法,包含比较电子机体的外接端口的检测脚位的电位与预定电位;以及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该外接机体的种类。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数字电子装置组。
图2为本发明的数字电子装置组。
图3为本发明的检测脚位电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200 电子装置组
110,210 主机
120,220 外接装置
112,212 主机的外接端口
122,222 外接装置的连接端口
114,214 检测脚位
124,224 识别脚位
116,126,216 电阻
118 模拟电压计
218 电压比较单元
226 电阻电容电路
400~44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1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