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阳光天井的住宅楼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0411.1 | 申请日: | 2006-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新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5000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光 天井 住宅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多单元商品住宅建筑物。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多层多单元商品住宅建筑,由于受采光条件的影响,一般进深在12.5米以内,因而存在土地利用率低、建筑成本高的缺陷。又卫生间一般布置在中部,不能直接采光,即使白天使用也需开灯,且其换气靠电风扇,造成电能浪费。而卫生间和厨房的给排水管道设置在户内,造成管线长、噪音大等弊端。而且,厨房为了采光,一般设置在后窗户附近,造成挤占卧室或需增加外墙凸凹,使外墙面积增大,既不利于抗震,又增大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阳光天井的住宅楼。该住宅楼建筑成本低、采光性能好,既节约能源又改善了居住环境。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带阳光天井的住宅楼,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多层多单元建筑物,每户包括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结构特点是:每个单元两户,在相邻单元的相邻户之间设有阳光天井,设置在阳光天井周围的房屋朝向阳光天井可开设有窗户;且该阳光天井贯穿底楼和顶楼,并在阳光天井的底部和顶部都设有通风口。
当每个单元三户时,阳光天井设置在每对相邻户之间。
所述阳光天井设置在相邻户之间的近中部,且其为长方形。在阳光天井周围主要布置有厨房、卫生间,且厨房的窗户低而大、卫生间的窗户高而小。在阳光天井的顶部设有阳光收集罩。所述阳光收集罩为多棱形镜面反光罩。所述单元的端头可连接另一组单元构成联体建筑。
由于本发明创造了阳光天井设计方案,因而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
1、楼房进深大幅度增加,土地利用率实现了最大化,同时减小体形系数,使能耗降低,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成本,符合国家节能省地政策。
2、辅助房间实现了自然采光和通风,节约了电能,给住户带来了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3、阳光天井的底部和顶部都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风口,因而天井内形成向上流动的气流,提高了各房间的换气速度及频率。
4、阳光天井的集光罩可使任何位置的阳光收集反射到天井内,形成卫生间和厨房的采光源。
5、阳光天井可兼作管道井,使卫生间和厨房集中布置。给排水管道设置在户外阳光天井内,既克服了管线长而带来的成本高的缺陷,又大大减少了户内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每个单元两户的户型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户型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户型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户型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每个单元三户的户型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阳光天井立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述,以便同行业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2、3、4、5、6所示,其中附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为阳光天井,2为卫生间,3为卫生间窗户,4为厨房,5为厨房窗户,6为储藏室,7为储藏室窗户,8为卧室,9为卧室窗户,10为阳光天井的阳光收集罩。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多层多单元建筑物,每户包括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的一种带阳光天井的住宅楼,其结构特点是每个单元两户,在相邻单元的相邻户之间的近中部设有长方形阳光天井1,并且其长边的方向与住宅楼的纵向走向相同。每户在阳光天井1的周围布置有双卫生间2和单厨房4,且其朝向阳光天井1分别开设有窗户3和5,且厨房的窗户5低而大、卫生间的窗户3高而小。该阳光天井1贯穿底楼和顶楼,并在阳光天井1的底部和顶部都设有通风口,且在阳光天井1的顶部设有多棱形镜面反光罩式阳光收集罩10。并且所述单元的端头可连接另一组单元构成联体建筑。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每户在阳光天井1的周围布置有单卫生间2、单厨房4和单卧室8,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每户在阳光天井1的周围布置有单卫生间2、单厨房4和单储藏室6,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阳光天井1的长边方向与住宅楼的纵向走向垂直,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每个单元三户,而在每对相邻户之间设有一阳光天井1,每户在阳光天井1的周围布置有单厨房4和单储藏室6。
虽然以上已经参照附图对按照本发明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作了详尽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而这种改进和变换仍然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新,未经王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离合器
- 下一篇:蜂窝复合板及含有该蜂窝复合板的装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