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3015.6 | 申请日: | 200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陆立;梁柏青;傅娟;张鹏生;朱晓洁;吕振华;叶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N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宪富 |
地址: | 51063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媒体 能力 协商 支持 高速 传真 流程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组3(G3)传真数据在IP互联网上实时传送的可靠性问题的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属于软交换网络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IP互联网上传送的传真数据主要有两种编码技术,一种是采用语音编码G.711算法对传真数据进行编码后,在IP互联网上传送,业界将这种方法称为VBD(Voice Band Data);另一种是采用专门针对传真数据在IP互联网实时传送的编码技术-T.38规程,其数据包中带有T.38的包头,增加了冗余和纠错机制,以保证传真数据在IP互联网上的可靠传送。
对于传真业务,T.38方式对IP互联网的承载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VBD方式强,因此能够达到更好的传真质量。但是,T.38所需要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有特别的性能要求,对网关的性能消耗也比G.711的DSP要大,对网关的技术要求较高。而对于G.711这种压缩率最低的语音编码技术是网关最基本和成熟的技术,因此网关通常都支持VBD传真方式;如果采用T.38方式,必须对网关进行特别技术改造。
基于VBD方式简单、成熟的优点,在IP互联网络质量较好,或传真质量保证需求较低的情况下,仍然允许采用VBD方式。目前的网关设备对于传真编码方式的选择都是预先从上述两种方式中选择设定一种,业务流程不能同时兼容两种方式;也就是说,传真发送和接收双方网关设备不能进行动态协商,一旦双方的设定不一致,则无法实现传真。
在传真控制技术中,传真的开始都是采用先建立语音通道,然后传真终端发送传真开始信号音,接着建立传真通道。网关上建立传真通道必须执行进入传真模式、确定编码算法、IP地址和端口号。目前建立传真通道的方法可以归纳成两类:一种是网关自行建立,软交换不控制;另一种是由软交换控制。
软交换不控制的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真发送和接收的双方网关不能动态协商传真编码方式和端口号,两个网关必须事先设定彼此的传真端口号,事先设定采用相同的编码方式:VBD或T.38。这样在全网实施时,难以实现不同厂家、不同运营商的传真互通。另外,软交换不控制的方式导致软交换无法知道用户在使用传真业务,而把高质量的传真业务也只当成普通的语音业务。
因此,业界倾向采用软交换控制的方式,目前方法是网关把主叫传真音CNG、被叫对CNG的证实音CED、前导信号音V21和T.30控制信号都上报给软交换,由软交换控制网关播放对方网关的这些信号,控制网关切换到传真模式、协商传真方式和端口号,这种方法对网关自适应传真的功能要求低。但是,为了建立传真通道,软交换和网关之间交互的信令消息过多,大大降低传真效率;并且消息定义不明确,实施性较差。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当传真呼叫跨越两个软交换时,软交换之间的信令不支持携带T.30的控制信号,导致跨软交换的传真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用于解决目前在传真业务存在的问题:T.38和VBD两种传真编码方式不能在业务中兼容,以及采用软交换控制传真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网关的信令交互过多,效率低,实施性差,以及无法实现跨软交换的传真;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清晰、简洁、能够在全网互通的高效传真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软交换和网关之间采用H.248网关控制协议对传真业务进行控制,能够同时兼容两种传真方式:在IP互联网上实时传送G3传真的T.38规程的方式和采用语音通道透传传真数据的VBD方式,且首选T.38方式,次选VBD方式;软交换控制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之间对传真方式和包括IP地址与端口号的传真媒体通道信息进行协商;在传真结束后,根据软交换设置的切回开关的工作状态,切回语音通话状态,或不切回语音通话状态而直接释放呼叫。
所述网关是接入网关AG、中继网关TG、或综合接入设备IAD。
所述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是同一软交换控制下的两个网关,或者是分别处于两个不同软交换控制下的两个网关。
在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受同一软交换控制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建立语音通话状态;
(2)在软交换控制下两个网关之间进行媒体能力协商而建立传真通道,进入传真状态;
(3)结束传真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3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小中风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