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货物装运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运货架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0119.1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挺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71/00;B65D71/08;B65D71/06;B65D90/00;A47B43/00;B65B53/02;B65B5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4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货物 装运 方法 用于 货架 | ||
1.集装箱货物装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绳索对货物进行捆扎;
2)用塑料薄膜将捆扎后的货物进行包裹;
3)将包裹后的货物打包并固定托架上;
4)将装运货架移入集装箱中;
5)将打包后的货物装入集装箱中的装运货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货物装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塑料薄膜对货物进行包装的方法包括:
1)将袋状塑料薄膜套于捆扎后的货物上,对其开口处进行热封;
2)用热风烘吹塑料薄膜,使其贴紧于货物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货物装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有收缩性能的塑料薄膜对货物进行包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货物装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可折叠的金属材质的装运货架对打包后的货物进行装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货物装运方法采用的装运货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上层架、一中层架、一下层架,以及将该上层架、中层架、下层架组合为一体并可使三者互相靠合或离开一定距离的折叠支撑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运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撑架包括:形成于中层架一侧杆上的滑槽;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分别设置于上述滑槽中的两半部内;可沿上述滑槽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分别通过内螺纹装配于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上;其中第一滑块分别通过第一上支杆、第一下支杆与上层架、下层架的对应侧杆连接,该第一上支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滑块的上端与所述上层架侧杆的第一端,该第一下支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滑块下端与所述下层架侧杆的第一端;第二滑块分别通过第二上支杆、第二下支杆与上层架、下层架对应侧杆连接,该第二上支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二滑块的上端与所述上层架侧杆的第二端,该第二下支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二滑块下端与所述下层架侧杆的第二端;扳动机构,用于转动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以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沿滑槽相向或相背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运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为形,其纵向部分位于所述中层架侧杆的内侧,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支杆、第一下支杆枢接,其横向部分滑设于所述滑槽内,并通过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配合;第二滑块的相应结构及连接关系与第一滑块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运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杆上端部枢接于一固设于所述上层架对应侧杆第一端内侧的枢接部,所述第一下支杆下端部枢接于一固设于所述下层架对应侧杆第一端内侧的枢接部;第二上支杆、第二下支杆的对应结构与第一上支杆、第一下支杆相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运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架、中层架为杆件构成的多格状矩形框架,下层架包括两互相平行的侧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挺,未经张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01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