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1524.7 | 申请日: | 200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深;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0 | 分类号: | H04B10/20;H04L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环形 复用段 保护 网络 光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传输网络保护,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环形复用段网络保护光纤错连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环形复用段网络。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光网络系统都具有针对环形网络的自动保护倒换技术,以保证光网络的生存性。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为了执行环倒换,保护信道是为环中每个段所分享。
双向线路倒换环(环形自动倒换环)是一种环行的保护,由最多例如16个节点(网元)组成,每个节点有个节点ID,取值0到15。16个节点组成一个环,有一个共同的环ID(环ID),环ID是一个字符串。同一个网元上可以配置多个环形复用段保护组,但不能在同一个环中。也就是说,同一个网元上的两个环形复用段保护组之间是没有关系的,是独立的。
但是,如果复用段保护网络中的光纤未正确连接到指定的位置,将导致无法或错误的执行环倒换,那么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传输的业务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造成信息出错或丢失。如图1是正常连接状态下的BLSR环形网络,环形网络内部是工作信道,外部是保护信道,箭头方向表示传输路由的方向。图2-7是各种错误连接的环形网络。
目前SDH/SONET技术中已经存在通过J0字节进行光纤搜索的方案,此方案的特点是,通过用户命令触发,网元根据设定好的J0字节报文格式,通过J0开销字节发送报文给所有能够连通的网元,实现光纤搜索,从而得知整个网络光纤连接情况。
但是,基于J0字节进行光纤搜索的技术,无法根据保护组的配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比如本端网元的工作光纤连接相邻网元的保护光纤情况,也无法自动跟保护组的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并上报告警。网络光纤连接情况通过人工检查的方法也可以检查出来,但是一般情况下用户并不会主动检查。而且,在组网复杂的情况下,人工检查不能保证光纤连接的正确性。此外,在出现光纤错连的情况下,并不一定会有告警上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复用段保护光纤错连的方法,使得可以在环形网络的环倒换中更加有效的检测出错连以及有针对性地排除故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环形复用段网络保护光纤错连的方法。所述环形复用段网络包括具有第一保护组的发端网元和第二保护组的相邻网元。所述方法包括发端网元通过第一保护组内的光口向相邻网元发送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包括所述第一保护组的属性数据,相邻网元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光纤错连。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复用段网络,包括发端网元和相邻网元,发端网元包括第一保护组和通过第一保护组内的光口向相邻网元发送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的装置,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包括所述第一保护组的属性数据,所述相邻网元包括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光纤错连的判断装置。
这里,所述属性数据可以是环ID、节点ID、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位置和方向。
可选的,发端网元在一定时间未收到来自相邻网元的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的情况下,判断存在光纤错连,所述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由相邻网元响应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而产生并且沿原路径向发端网元返回。
环形复用段网络是双向线路倒换环。
本发明有效的防止了复用段保护光纤错连,进一步保证了自动保护倒换机制的顺利进行,从而起到了提高光网络生存型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举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四纤BLSR的正常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2是四纤BLSR中,工作光纤和保护光纤错连的示意图;
图3是二纤BLSR和四纤BLSR相连的示意图;
图4是保护组东西方向连接错误的示意图;
图5是不同环上的节点被错误连接到同一环上的示意图;
图6是同一网元(节点1)配置了两个BLSR保护组,因为光纤错连导致两个保护组被连接到对方环上的示意图;
图7是环上遗漏一个节点未连接的示意图;
图8是发端互连、收端互连的示意图;
图9图示了DCC报文发送协议;
图10是网元节点2发送DCC报文的示意图;
图11是网元节点2接收返回的DCC响应报文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CC请求报文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DCC报文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箱到底的配送系统及其使用的保冷模块
- 下一篇:一种遗体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