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式单环补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48115.3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智;马瑞勇;贾华彦;高爱民;韩效寿;武兴旺;袁漫林;魏一君;苗俊田;康韶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L15/02 | 分类号: | B21L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25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单环补 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机械制造企业用液压式单环补接机设备,用于煤矿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转载机传动链条制造中的圆环链缺陷环补接及紧凑链的单环编结工序中,其功能是补接单环或编结单环扭转、复位。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在圆环链及紧凑链链条制造中的缺陷环补接及单环编结工序中,是将补接环一侧放在台钳上夹紧后用手工火焰加热,然后由人工扭转、复位。由于手工操作,补接环扭转复位后的几何尺寸精度不易保证,链环表面时有压伤和挤伤,降低了链条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且生产率低、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煤矿机械制造中传动链条的单环补接及编结中的质量差、生产率低、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式单环补接机,通过液压动力和连杆机构将补接环自动扭转和复位,能够克服链条单环补接及编结中的以上问题,达到传动链条制造质量好、生产率高、成本低、工人劳动强度小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压式单环补接机主要由液压泵站、工作油缸、传动连杆、动夹头组件、定夹头组件、推移连杆组件、控制阀组件及机架体组成;工作油缸2和控制阀组件9与液压泵站1用油管连通并分别装在机架体11上;基座板10用螺栓固定在机架体11上,燕尾滑道7装在基座板10上;推移连杆组件8的一端与定夹头6在燕尾滑道7上相联,另一端固定在燕尾滑道7上,通过扳动推移连杆组件8的手柄,可带动定夹头6在燕尾滑道7上水平移动,实现补接环的装夹和取出。动夹头4的旋转轴部分装在滑动轴承座5的铜套内,滑动轴承座5用螺栓固定在机架体11上,动夹头4的旋转轴左端花键轴与传动连杆3的内花键相联接,传动连杆3与工作油缸2相联接。通过扳动控制阀组件9的手柄,可带动传动连杆3以动夹头4的内花键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扭转限位销13和复位限位销14通过螺纹固定在滑动轴承座5上,并可根据补接环直径的大小调整扭转限位销13和复位限位销14伸出的长短,实现补接环的扭转、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紧凑,传动环节较少,通过传动连杆机构使工作油缸的直线运动变为动夹头的旋转运动,达到补接和编结单环在冷态下的机械扭转、复位。并可随时更换可换夹头,可适应φ14mm至φ48mm不同规格的圆环链单环补接和编结,适用范围大,且制造质量好、操作方便省力,灵活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压式单环补接机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液压式单环补接机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示图。
图4是第一个实施例工作部分的K向视图。
图中1.液压泵站,2.工作油缸,3.传动连杆,4.动夹头,5.滑动轴承座,6.定夹头,7燕尾滑道,8.推移连杆组件,9.控制阀组件,10.基座板,11.机架体,12.可换夹头,13.扭转限位销,14.复位限位销,15.补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2可知,工作油缸2和控制阀组件9与液压泵站1用油管连通并分别装在机架体11上;基座板10用螺栓固定在机架体11上,燕尾滑道7装在基座板10上;推移连杆组件8的一端与定夹头6在燕尾滑道7上相联,另一端固定在燕尾滑道7上,推移连杆组件8上装有手柄,通过扳动推移连杆组件8的手柄,可带动定夹头6在燕尾滑道7上水平移动,实现补接环的装夹和取出。动夹头4的旋转轴部分装在滑动轴承座5的铜套内,滑动轴承座5用螺栓固定在机架体11上,动夹头4的旋转轴左端花键轴与传动连杆3的内花键相联接,传动连杆3与工作油缸2相联接。通过扳动控制阀组件9的手柄,可带动传动连杆3以动夹头4的内花键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扭转限位销13和复位限位销14通过螺纹固定在滑动轴承座5上,并可根据补接环直径的大小调整扭转限位销13和复位限位销14伸出的长短,实现补接环的扭转、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8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