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烟机进风罩及应用此进风罩的吸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40872.6 | 申请日: | 200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穆凯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机 进风罩 应用 吸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机部件及油烟机,优其是一种油烟机进风罩及安装有所述进风罩的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众普遍使用的油烟机上使用的进风罩一般由冲有通孔的钢板制成,为了防止油烟在油烟机内腔冷却凝聚的油滴直接穿过进风罩滴落在油烟机下面的灶台或者正在烹调的食物上,并且使进风罩有一定的油脂分离的作用,该类进风罩上设置的通孔的尺寸通常较小,但是,由于进风罩上孔较小且无相应集油结构设计,影响了油烟机的进风量且集油效果不理想,导致的结果就是,进风罩的导油效果较差,且产生油滴集结而坠落到灶台或者正在烹调的食物上的现象,厨房内有油烟积聚从而使厨房设施表面积聚油腻,并且对烹调的人员的身体也产生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油烟机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风量增加、油疏导效果好、无滴油现象产生的油烟机进风罩,以及应用了该进风罩的油烟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机进风罩,具有上部和下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之间的带有孔的倾斜面,在所述倾斜面上分布有复数个直通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之间的第一导油部,所述第一导油部呈从所述上部朝所述下部方向聚拢方式分布。
根据上述方案,本发明还有如下改进措施。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本发明的第一导油部彼此独立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的第一导油部可以做成沟槽。
为了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本发明的进风罩上的孔可以设计为加长孔,该加长孔的一端位于倾斜面的临近进风罩的上部一侧而另一端位于倾斜面的临近进风罩的下部一侧,第一导油部设置在加长孔之间。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进风罩上的加长孔可以设计为翻边孔,第一导油部由相邻两翻边孔的相邻翻边构成。
所述倾斜面的数目为四个,该四个倾斜面呈四面锥方式分布,并且在相邻两倾斜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导油部。
作为优选改进方案,本发明的油烟机进风罩是一体的,并且,在每个倾斜面上的孔和第一导油部的排列方式是相同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案,进风罩的倾斜面可以是圆锥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因本发明的油烟机的进风罩上设置了有利于油的疏导的第一导油部和第二导油部,行成了一个有利于油的疏导的集油结构,明显地改善了进风罩的油的疏导功能,杜绝了因油滴集聚而产生的滴油现象。另外,至少一个倾斜面上设置的复数个加长的翻边孔,不但大大增加了进风罩的进风量而且巧妙地在并行的相邻翻边孔间形成了具集油疏导功能的第一导油部。
设置在进风罩下部的集油凹坑可以减少聚集在出油口最底部的油量,进一步增加了整个进风罩集油顺利疏导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油烟机进风罩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I-I向剖开的局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中80.油烟机,1.油烟机进风罩,10.倾斜面,101.翻边孔,101a.翻边,102.上部,103.第一导油部,20.第二导油部,30.下部,301.(集油杯的)连接结构,302.集油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油烟机80,包括有壳体,盛装于该壳体的蜗轮在油烟机的朝下的壳体部分(图中不可见)上连接有进风罩1,该进风罩1大致呈截头的上大下小的多面锥形状,开口朝上,具有上部102和下部30,以及四个连接于上部102和下部30之间的带有孔的倾斜面10,每个倾斜面10上分布有复数个直通于上部102和下部30之间的第一导油部103,该第一导油部103间彼此独立并呈从上部102朝下部30方向聚拢方式分布。在相邻两倾斜面10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导油部20。第一导油部103可以是通过冲压的方式制成的介于孔间的沟槽。最佳实施方式中,倾斜面10上的孔为加长的翻边孔101,该翻边孔101的一端位于倾斜面10的临近所述上部102一侧、另一端位于倾斜面10的临近下部30一侧,第一导油部103设在翻边孔101之间由相邻两翻边孔101的相邻翻边101a构成。
进风罩1可以是由四块冲孔板通过机械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如通过点焊、铆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中,进风罩为通过拉伸方式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0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整角度的喷水阀
- 下一篇:车用特别安全防撞保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