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集成电路IQ信号叠代匹配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0656.1 | 申请日: | 200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9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于峰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49 | 分类号: | H04L25/49;H04L2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集成电路 iq 信号 匹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射频集成电路IQ信号匹配的方法,属于无线通讯集成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系统经常存在两路系统信号,例如图1所示的无线局域网(WLAN)的射频前端,存在I和Q两路信号,此两路信号分别经过相同的信号处理模块后输出。为了保证良好的系统特性,这两路信号要求匹配到一定的精度范围。
当系统对匹配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在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上下功夫,通过精心绘制的版图使两路信号达到所需的匹配精度。然而当匹配的精度要求很高时,特别当信号的频率达到射频波段时,版图绘制将难以达到足够的匹配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解决两路系统信号快速匹配到足够精度的射频集成电路IQ信号叠代匹配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射频集成电路IQ信号叠代匹配法,在由两路信号处理单元构成的无线通讯系统电路中,最后输出级的输出经模数转换器件接具有运算功能的叠代电路模块,叠代运算电路模块的输出接IQ校正模块中的变量受控器件,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系统性能要求,在叠代电路模块中设置I、Q信号匹配精度值;
2)、在叠代电路模块中设置叠代取值范围;
3)、叠代电路模块中,以预定插入关系,在先系统变量可叠代取值范围选取插入值代入对应函数,其余在后变量设为零,计算匹配函数值;
4)、叠代电路模块比较信号匹配函数计算值与所需精度匹配函数值,当前者大于后者,即不满足要求时,以插入值作为叠代取值范围,返回步骤3),否则以插入值作为叠代结果值,进行以下步骤;
5)、将在先变量的叠代结果值代入信号匹配函数,按照与步骤3)、4)类同的步骤,逐一完成其它系统变量的叠代运算,得出可以使匹配函数计算值小于等于所需精度匹配函数值的各在后系统变量对应的叠代结果值;
6)、将得出的各系统变量的叠代结果值作为输出,赋予IQ校正模块中的变量受控器件,比较I、Q信号是否达到匹配精度,是则以各系统变量的叠代结果值设定为对应受控器件的控制赋值参数,否则返回步骤3)。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实际上是先改变X,通过反复叠代达到精度后;再改变Y,通过反复叠代达到精度;依此类推下去,直到全部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为止,因此可以快速解决具有诸多系统变量的无线通讯系统两路系统信号匹配的问题,使两路信号通过反复叠代之后达到所需的匹配精度,降低集成电路布图的绘制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无线局域网的典型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叠代匹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射频集成电路IQ信号叠代匹配法参见图2,在由两路串联第一级放大器、滤波器、第二级放大器构成的无线通讯系统输出电路中,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出经IQ校正电路后,由模数转换器件接叠代电路模块的输入,叠代电路模块的输出接系统变量受控器件—IQ校正电路中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器件。鉴于这些电路、模块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以下不做详细说明,以便使本发明简明。其它部分将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描述了许多特定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特定的细节。
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无线局域网系统输出电路中,虽然整个电路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即I通路和Q通路,但因非理想因素,将造成I通路和Q通路不匹配。为了使I和Q两个通路匹配,如图2所示,在输入I端输入信号sin(ω0*t);在输入Q端,输入信号cos(ω0*t)。该正弦和余弦信号通过I、Q通路后,输出端的信号被数字化,再通过叠代电路。该叠代电路在进行上述步骤的叠代运算后,输出信号X,Y,U,V用来控制四个放大器的增益,从而使I、Q输出信号之间的匹配关系迅速达到所需的精度。
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系统变量,在叠代电路模块设置匹配精度值,如将IRR设为45dB。
2)、在叠代电路模块中设置各系统变量X、Y、U、V的可叠代取值变化范围分别为[X-,X+]、[Y-,Y+]、[U-,U+]、[V-,V+];
插入值关系为根据以下步骤确定:
(1)置a为系统变量取值范围下限值(X-),置c为系统变量取值范围上限值(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0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